“你还在做基层党建吗?”常有人这样问我,似乎是不太相信,这时我的思绪就会被拉回17年前,点点滴滴如在眼前。
记得刚进组织科,科长就对我说过,“基层党建工作,既要掌握上情,更要熟悉下情。”到基层,沉下去、再沉下去,与群众近一点、再近一点……十多年来,我走遍了句容176个村和社区,从一个外乡人成为真正的本地通,青春和汗水已深深地融入脚下这片热土。
2008年,我第一次独立开展专题调研。当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如何做好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我在最炎热的夏天走进田间地头,走访了71个专业合作组织,与50多个种养大户、30多名镇村干部沟通交流。历时两个月,一万多字的调研报告从心尖流淌出来,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让自己领悟到向下扎根的意义。
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好,有难题就得想办法“拔钉子”。2017年,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不规范、不标准、不严格”问题,我和同事们一道,外出学习考察,认真对标找差,组织实施试点,聚焦活动阵地、组织生活、为民服务等方面,研究提出具体办法。前后花了四个月,经反复推敲打磨,最终形成了以“五制二十条”为核心的农村基层党建标准化体系。这一条用几年时间蹚出的农村基层党建新路子,得到了上级组织部门认可,也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点赞,也顺利地通过省标准化主管部门的验收。
有人说,抓基层党建抓不出成就感。我认为,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为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我们持续推进合作社党建,以推广“戴庄经验”为契机,在77个产业主导村探索“村社合一”党建模式,帮助村党组织找准致富门路,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增量提质。
去年,我们又根据葡萄、草莓、稻米等产业跨村跨镇发展的实际,探索打造“条块融合、区域统筹、抱团发展、共享共赢”的现代农业产业党建联合体,组织136户产业党员中心户结对帮带402户普通农户,以“党建链”串联“产业链”、共建“致富链”。我觉得,葡萄架下、草莓棚中,乡亲们丰收时的笑脸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肯定。
17年来,我以绵薄之力执着于基层党建工作。个人的努力也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去年我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我想,基层党建工作者就应像一粒种子,深深扎根基层的沃土,集聚向上生长的力量,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绚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推荐:镇江市委组织部;来源:句容市委组织部;讲述人:句容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阎艳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