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下半年,镇领导找到我,让我回村任职。我是土生土长的山泉人,在外打拼了这么多年,父老乡亲始终是我心中的牵挂。经过一番了解,我捏了一把汗,村里债务累累、矛盾重重、发展乏力,何谈幸福生活?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还有不少乡亲过得不怎么样啊,我不能只顾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到村任职后,我和村“两委”干部一起,走村入户听民情、摸家底、清资产。我们编制村域功能布局规划,重新丈量企业用地并签订合同,推进农民身份、土地收益等置换改革,新增300亩工业用地和500亩宅基地,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村集体净资产及土地收益大幅提高。抓住村级工业园区升级契机,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创建绿色生态智创园,为富民强村提供了坚实财源。从2009年到2021年,我们成功化解了4700万元债务,村集体经济收入从1750万元增加到7800万元。村民从股份合作社分红,钱袋子一点点鼓了起来,笑容也渐渐地多了起来。
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在一次走村入户中,有一名群众向我抱怨:“我的儿子要讨老婆了,但女方嫌我们房子太破。要是有新房子住,我80岁的老母亲也不会跟我们挤在两间平房里呀。”当时我们正为建山泉新村举棋不定,他的这番话让我坚定了信念:一定要让老百姓花最少的钱住上满意的房子!
村里反复琢磨,提出了“三置换”的办法,主动向市镇两级汇报,争取到了试点的机会。在征求村民在户型、楼层、面积以及购买能力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后,村里专门邀请苏州设计院做小区规划设计。动工不到一年,总投资3.8亿元、总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的山泉新村,在碧波荡漾、桃红柳绿的山泉河边拔地而起,商店、剧场、服务站、卫生室、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了方便照顾老年人,在每幢楼的底楼建设户型化老年公寓,村里7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使用,让老人和子女仅有“一碗热汤”的距离。
慢慢地,山泉村人对幸福山泉有了认同感。村级“三务”公开、百名党员志愿服务、寓教于乐的苏州评弹、“山泉月饼”“十月白酒”等村民文化活动,在这里能看见、听到、感受到,我们自办的“幸福山泉村”微信公众号也成了展示山泉村人幸福生活的窗口。山泉村正在向着“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目标迈进。2017年,山泉村获评“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村”。2021年,山泉村党委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十多年来,我越来越认识到,乡亲们的生活幸福才是硬道理,老百姓的认可是我最大的收获。我将和村“两委”干部一道,坚持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努力方向,让幸福之泉在山泉的土地上永续流淌!
(推荐:无锡市委组织部;来源:江阴市委组织部;讲述人:江阴市周庄镇山泉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全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