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是“织布”一工匠
丁雪其:“猪鬃大王”的探索路
发布时间:2022-07-22   来源:   点击    

  高中毕业后,我外出打工,后来创办了泰兴第一家猪鬃家庭作坊。到2001年,猪鬃厂年产值突破6000万元,我被人戏称为“猪鬃大王”。就在我准备大干一场时,却被乡亲们选举为村委会主任。


  祁巷村由4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当时负债高达280多万元。村里困难重重,加之我腿有残疾,做村主任真的有困难。但个人利益怎么大都是小,集体利益怎么小都是大,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我下决心挑起这副担子。


  压力就是动力。如何带领乡亲奔小康?经村“两委”讨论,决定依托我的企业,组织村民参与猪鬃加工。仅仅一年时间,120多户开办了家庭作坊,他们的年收入都超过了5万元。村里就地转移劳动力1000多人,一举摘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WeChat Image_202207141458123


  2009年前后,各地兴起发展高效农业的热潮,村“两委”决心带着大家试一试。我带头出资100万元,流转120亩土地种植葡萄。大家纷纷跟进,流转土地种植洋葱、甜豌豆等家农产品。短短几年时间,村里先后成立了养鹅合作社、香荷芋种植专业合作社,陆续建成粮食、芋头、水产、蔬菜和水果等5个“千亩高效农业基地”,培育了一批规模种养大户,乡亲们的生活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近年,我们又成立金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休闲观光、果蔬采摘等乡村旅游项目。10年间,建成了国家3A级小南湖风景区,创办了“兄弟姐妹”农家乐,打造了泰州市第一家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有村民感慨地说:“10年前,全家收入只有6000多元。现在种植葡萄、办农家乐,收入翻了几十倍!”


  在大家努力下,祁巷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我个人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等。为用好祁巷村这块金字招牌,我们依托村改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展培训产业。2019年9月,泰兴市乡村振兴学堂在村里揭牌,迎来了首期培训班的80多名农村干部。目前,累计接待全国各地学员超过2.8万人次,并成功挂牌“祁巷村乡村学堂”和“祁巷村雁阵干部学院”。


881a2db7f4e5e89945ca51b776bf27d


  如今的祁巷村,形成了猪鬃加工、高效农业、乡村旅游、研学培训等四大产业“名片”,“人人有产业、户户有钱赚、处处见游客”的美好蓝图正在变成现实模样。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在带领乡亲们致富的道路上,我们跨过了一个个坎坷,克服了一个个困难,过程是艰辛的,但我们意志坚定。初心不改,砥砺前行,我甘愿做一名“探路者”,继续蹚好共同富裕的每一步。


  (推荐:泰州市委组织部;来源:泰兴市委组织部;讲述人:泰兴市黄桥镇祁巷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丁雪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