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在新中国成立前是一名“地下党”。受她的影响,我从小就有一个心愿:我也要入党,像妈妈一样!
1974年我高中毕业回乡创办眼镜厂,1994年我担任江苏宇迪光学有限公司负责人,期间我每年向党组织递交一封入党申请书。经过20年的追求和考验,1994年7月1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面对鲜红党旗,我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带领员工将企业办好,一辈子守护为民服务初心,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1996年,公司成立了全镇首家非公企业党支部,我担任党支部书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在党员大会上提出,着手推动公司战略性转型,生产技术含量更高的光学镜片,得到了全体党员的支持。为解决资金问题,我带头卖掉了自家的建房材料,有的党员拿出结婚用的彩礼钱,大家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买来进口设备。为解决技术问题,我带领党员骨干到高校和行业龙头企业跟班学习。一年以后,我们生产的数码相机、摄像机镜片获得市场青睐,并逐步抢占了国际市场。2002年,公司投入1690万元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小球镜片产量翻了一番,员工工资也实现“六连涨”。
2008年,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公司陷入订单减少、价格下跌的困境。越是面临困境,越要坚定信念。为了不让一名员工下岗,我在党员中组织了“金融海啸来了,我们该如何应对?”大讨论,50多条意见和建议摆上我的案头。随后,我带领100多名党员瞻仰南京雨花台,在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这样,从党员到职工,个个信心百倍,找市场、抓订单、攻难题,公司在逆境中崛起,自主研发的微型光学镜头、特种异型光学镜头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年终获得产值、利润、税收、工资“四增长”的可喜成绩。目前,公司从一个手工作坊跻身国内光学制造行业领军企业。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我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公司党委委员100%进入决策层,车间部门负责人85%由党员担任,保证党组织在公司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公司党委组织开展“三有三无”主题活动,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次品、党员身边无违纪。组织公司党员职工与社会弱势群体结对,捐资捐物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项目建设,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在党员带动下,400多名职工积极申请入党。我总结的非公企业党建融合工作法,被评为全国基层党建优秀案例,公司党委获评“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我个人也获评江苏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
有人私下叫我“红色老板”,其实我也喜欢这个称呼,这也让我铁了心一辈子做“追光者”。不仅如此,我还要把公司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让更多的党员和职工都来做“追光者”。
(推荐:南通市委组织部;来源:如东县委组织部;讲述人:江苏宇迪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迪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