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在长期的孤残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持续关心关爱,也对自己从事的这份平凡的工作由衷自豪、充满自信。
1996年,我从部队转业到宿迁市宿城区社会福利院工作。我抚养的第一个“孩子”,是一个患有重度唇腭裂的女孩,她刚出生就被父母亲遗弃了。我每天给她喂奶、洗澡、穿衣,教她学走路、学说话。两年多之后,这个孩子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叫了我一声“妈妈”。这让我内心受到很大触动,也激励着我一直坚持下去。
“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这是我的座右铭,更是我们的工作宗旨。26年来,我把社会福利院的孩子们当成自己的亲骨肉,帮助100多个孩子治好了病、找到了家。去年,我们抚养大的一个孩子大学毕业,毅然放弃在外工作的机会,回到了她成长的地方。她说,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用实际行动报答社会养育之恩。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党的二十大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强调“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作为社会救助事业的一分子,我将坚定“忠诚党的事业,心系孤残儿童,专心做好工作”理念,用心用情做好孤残儿童养护、教育、诊疗、康复等各项工作,呵护他们向阳而生、茁壮成长。
下一步,我们将开设好心理辅导、健身健体、文化教学等课程,完善好残障儿童生活训练和日常护理体系;创新“党建+助残救孤”模式,组建“党旗红·童心圆”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孤残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努力让社会福利院的每一名孤残儿童享受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宿迁市宿城区民政局党组成员、社会福利院院长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