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 部长笔谈
费坚:全面锻造敢担当善作为的“硬核力量”
发布时间:2023-08-28   来源:   点击    

  干部担当作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题中要义,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实践品格,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在全社会强化“四敢”导向的关键因素。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对此作出部署,“四个注重选拔、四个坚决不用”的明确要求,释放了“为担当者撑腰鼓劲、让有为者脸上有光、令无为者无地自容”的强烈信号。我们要全面聚焦“事”的需要、充分做好“人”的文章,把“敢为”的基因发扬光大、让“善为”的成效充分彰显,全面点燃担当作为的动力引擎。


  聚焦大局大事,增强“尽责而为”的政治自觉。干什么比怎么干更重要,定力足比能力强更关键。一方面,抓思想引领“对标”。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健全完善党的创新理论学习长效机制,用好理论学习中心组、统一活动日、“黄海大讲堂”“黄海云学堂”等载体,引导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感悟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坚持新四军干部学院、新四军全史馆、新四军革命精神研究院“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研究、教学、传承“三个维度”互促共进,把宝贵的革命精神财富转化为鲜活的党性教育资源,将新四军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让关键少数“立标”。抓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健全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不断增强“关键少数”谋全局、观大势、作决策、抓落实的能力水平。加强政绩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认清角色定位和职责所在,涵养“做事韧劲”、力戒“政绩冲动”,从思想深处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怎样树好政绩”问题。


  倡导实干实绩,形成“竞相作为”的奋进态势。让实干者实惠、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高扬的是敢为旗帜,成就的是发展大业。突出“择优用人”。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干部,做深做实政治素质考察,探索构建干部担当作为指标评价体系,重视了解干部的具体行为、具体事例,建立“实绩+不足”两张清单。探索建立差异化考核指标体系,深化开展“对标考核”,每月组织召开高质量发展观摩会,提升绩效考核的精度,加大以实绩用人的力度,选用一心干事有拼劲的干部、一往无前有冲劲的干部、一抓到底有实劲的干部、一以贯之有钻劲的干部。注重“事适其人”。先定标准“再找人”,看贡献度决定“用哪个”、看契合度决定“用到哪”、看成熟度决定“何时用”,把工作能力强的,放在工作难度大的岗位上;把发展潜力大的,放在条件艰苦的岗位上;把个性特点鲜明的,放在能够发挥特长的岗位上;把综合素质最过硬的,放在“一把手”岗位上,实现人尽其才、事适其人。保证“后继有人”。深入实施“8595”年轻干部培养工程,建立健全优秀年轻干部日常发现、及时推荐机制,关注用好名校优生、强村菁英等群体,挖掘、培养一批工作干劲足、可塑性强的年轻干部。大力实施“青苗守护”计划,对搞“自我设计”、走“歪门邪道”的,记录在案、坚决不用;对于能力欠缺、不守规矩者,不留情面、坚决调整,营造年轻干部队伍数量提升、质量提优、状态提振的生动局面。


  持续提能提质,锤炼“一身百为”的过硬本领。想干事也要有真本事。本事并非先天生就,而是后天练就。以“课堂教”厚实专业素养。聚焦“教谁学、教什么、谁来教”,统筹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让担当有为者讲担当、业务过硬者讲业务、事迹感人者讲事迹、经验丰富者讲经验。深入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量身定制、按需施教、精准滴灌,着力解决“走得开的重复学、走不开的没空学”问题,做到所用有所学、所学能有用。以“外出学”开阔眼界视野。放大“铁军红+生态绿”实境课堂效应,建好用好革命老区干部学院教育教学联盟,探索阵地共用、线路共建、资源共享、队伍共培的新路径。总结行政干部、国企干部两个强化班办班经验,按照“哪里发展好去哪里培训”原则,办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专题培训班,运用典型化案例加强实战化培训,不断弥补知识缺陷、能力短板、经验弱项。以“一线练”增强实践能力。深入实施“四个一线”培养计划,深化推进“千名年轻干部下基层、到园区、进机关”,每年选调一批优秀年轻干部深入基层“墩苗”,常态化引导机关干部下沉一线锻炼,定期开展重点工作现场观摩,学赶先进、互促共进,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的真本领、硬功夫。


  强化关心关怀,造浓“各展所为”的生动局面。干部敢为离不开组织作为,必须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对负责者负责,让干部前行有劲、后顾无忧。激发奋进之“志”。持续放大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激励效应,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职级职数,专项用于激励优秀干部。健全表彰、宣传先进典型的常态化机制,定期评选表扬“担当作为好班子”“担当作为好干部”“十佳公务员标兵”“十佳公务员集体”等先进典型,推动形成见贤思齐、比学赶超风气。消除后顾之“忧”。坚决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以“八个没有”容错清单为依据,将模糊的职责明晰化、原则性要求细则化。构建容错纠错联席会议机制,分类细化容错正负面清单,定期编发指导性案例,把哪些错能容、哪些错不能容、容到什么程度,尽可能明确清晰,注重树立下不失志、下仍有为、下后再上的典型。彰显关爱之“暖”。认真落实走访慰问、体检休假、减负松绑等制度,针对性地解决部分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困难,探索更多人性化的关爱之举。常态化开展“家家到、人人访、个个研”,对急难愁盼问题形成交办、督办、反馈的有效闭环。严查不实举报、诬告陷害行为,着力解决基层反映的怕处分问责、怕诬告陷害、怕没人撑腰等问题,持续营造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良好生态,提振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精神状态,强化又好又快、振兴共富的发展质态。


  (盐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费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