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改革莫忘初心
发布时间:2024-07-16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新时代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背后,“人民”是逻辑起点,也是价值旨归。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改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推动形成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开拓奋进的浓厚改革氛围。

对民意多些耐心倾听。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要素、方面和环节,关系错综交织,利益主体多样。改革千头万绪,以人民利益为重,改革的科学性才有支撑,落实的有效性才有保障。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处理的是家长里短,联系的却是千家万户,更要始终坚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入,深入推进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药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幼、基层治理等民生领域改革。对改革中的小事易事精准施策、马上就办,对改革中的难点痛点保持耐心、稳步推进,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对民情多些深刻认识。改革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重要的原因在于一开始就使改革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坚持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将来自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化为一项项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改革举措。改革的出发点是群众,改革的落脚点也应该是群众,只有给群众的真实需求“把好脉”,才能确定改革的方向和内容。想要抓好改革,党员干部不妨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在促膝谈心间将群众意见充分汲取、借鉴提升,在试点先行中小心求证、大胆推行,以改革的有效有为回应群众的所想所求、所需所盼。

对民生多些关切忧思。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能不能让改革真正改到位、改出效,关键还要靠党员干部实打实地干出来。改革的目的在于推动发展、‌解决问题、‌服务民生,党员干部应当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心系民生冷暖、胸怀万家忧乐,不做表面文章、不玩数字游戏,推动经济发展不忘服务民生、开展科技创新不忘改善民生,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始终将民生工作牢牢抓在手里、践于脚下,切实将对民生的关切忧思转化成推进改革的真成果、真成效。

(无锡市滨湖区委组织部 刘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