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是政府惠民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环节。面对社区居民的构成及需求日益多元化的现状,出现了公共设施配套不完善、环境脏乱差、物业服务不及时等问题,成为社区居民无法摆脱的烦心事。江苏句容市近年来探索实行“五事”民情工作法,通过街道社区党组织有机联结驻区共建单位党组织,形成各方围着社区转、齐抓共建一盘棋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居民有话没处说,怎么办?
居民群众说事
畅通说事渠道,打开群众“话匣子”
“住在这里,幸福感特别强。”近日,家住江苏句容市崇明街道红旗社区的尤丽娟开心地对记者说。
“3月有妇女节活动,6月有儿童节活动……有事就找社区帮,没事就换社区带着我们乐。”近年来,句容市义台街社区6个共建单位党组织轮流“坐庄”,携手为居民献上一道道幸福生活餐。
这是近年来句容市推行以“居民群众说事、社区干部理事、联席会议议事、驻区单位办事、群众代表评事”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和谐共建“五事”民情工作法的真实写照。
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该市13个社区专门设立了居民群众说事场所,每周确定一天“居民说事日”,集中听取居民意见。
“我们在小区里悬挂了‘说事信箱’,还公布了‘说事热线’,就连‘说事QQ群’都有,居民说事方便得很。”葛仙社区党委书记胡圣祥告诉记者。在葛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记事本上,写满了哪处路灯不亮,哪幢楼的下水道堵塞,哪个居民活动室需增加乒乓球桌等群众关心的大小事。
“居民说说就管用了?”家住葛仙社区葛仙小区4号楼的王文娟告诉记者,“一开始我也不信。但上次我家楼下下水道堵了,臭气熏天,我气不过就拨打了楼梯口公布的‘说事热线’电话,一个电话打过去,结果第二天社区就协调市政部门来修好了,这居民说事还真管用!”
为实现居民“说事”的有效覆盖,该市立足网格化治理模式,建立了“街道—社区—院落小区—楼栋”4级党建网格,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主体、小区党支部和楼栋党小组为问事单元、党员中心户为服务骨干的上下联动、全面覆盖的民情收集网络。结合大走访,街道社区和驻区共建单位成立18支志愿者服务队,到群众家中走访,主动问需于民。截至目前,共举办“居民说事日”活动4100余次,发放民情联系卡58200余张,收集各类说事信息23300余条。
民情信息“千条线”,怎样高效办理?
社区干部理事
分类办理,集中分析,扎准“一根针”
家住茅山社区的90岁老人步明芳独自生活,因儿女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来,一度情绪非常低落。茅山社区党总支召开民情分析会,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安排网格员和志愿者一起上门看望老人。“他们比我亲生儿子女儿还要亲,几年了,坚持来陪我聊天,帮我打扫卫生、买米买油。有急事我还可以打这个热线电话。”说起此事,步明芳老人颇为感动。
每月末,社区党组织对通过“社工日志”“居民说事日”“说事信箱”等渠道征集到的居民意见和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划分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矛盾纠纷、文化娱乐生活、便民利民服务4大类问题,每大类问题再按照轻重缓急,分为即办类、说明类、商议类3个小类进行分理会办。
“这些反映上来的问题,我们社区自己能处理的,都会及时解决,如果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都会向居民做好解释说明,他们都能理解。”茅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巫姣说。
每季度末,社区“两委”班子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认真分析问题和原因,根据群众关注程度,确定为民服务建议事项。自推行“五事”民情工作法以来,全市街道社区共举办“民情分析会”300余场,梳理解决民情问题5000余条。
如何更好发挥共建单位作用?
联席会议议事
建立党建议事机制,协助社区“当好家”
在句容,每个社区均与共建单位联合成立党建议事会,并按照社区党建议事会章程的有关规定,确定轮值主席单位、轮值主席、副主席。
“我建议在这个片区统一划定一批车位。”近日,在义台街社区的党建议事会上,针对柴巷区域停车难问题,共建单位老干部局办公室主任唐善根向议事会建言。
“如果只增加车位,但不解决外来车辆挤占的问题,本片区居民停车还是难。”地震局副局长高翔提出疑虑。
经义台街社区和6家共建单位研究讨论,决定在该片区规划14个车位、安装地锁、统一配发通用的地锁钥匙,实行先到先停的原则,妥善解决小区内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
句容市要求,社区党组织要适时牵头召开党建议事会,由轮值主席根据社区党组织提交的为民服务事项,在充分征求相关单位党组织及主要领导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全体议事会成员讨论,采取票决方式,确定为民服务事项,明确承办单位,并在社区党务公开栏内公示。自“五事”民情工作法推行以来,句容市13个社区与106家共建单位共确定实施为民服务事项806件。
社区能力有限,服务难题如何解?
驻区单位办事
领办服务事项,“小单位”释放“大能量”
“牙膏、毛巾、大米、食用油……日常生活用品这个超市里都有。”刚从中凌社区“爱心超市”免费领取了2袋大米和1桶食用油的低保户沈凤书老人告诉记者,“这些米和油够我家吃上半个月了,这是社区为我们做的大好事啊。”
“在册困难户每月都可以领取价值50元的生活用品,超过的话可以按批发价购买,或者通过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来获取‘爱心积分’来换购商品。”中凌社区党总支书记于洋介绍说。2012年,中凌社区根据党建议事会议题,与市委组织部等8家共建单位反复磋商,共同建立了这家“爱心超市”。
按照党建议事会确定的为民服务事项,共建单位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认领承办为民服务事项,并做到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办理要求和办结时限“五个明确”。
“对于确定的为民服务事项,我们还强化督办,成立了由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街道和居民代表组成的督察组,定期了解为民服务事项的办理情况,确保共建单位承办为民服务事项能落到实处。”崇明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王广成告诉记者。
目前,句容市各社区106个共建单位共领办为民服务事项800个,筹措资金近千万元,先后涌现出东门社区“连心卡”、新村社区“爱心义诊”等一批服务品牌,得到当地居民的广泛好评。
决而不行、行而不实,如何避免?
群众代表评事
开展群众评议,量出服务事项“真质量”
“市法院今年在我们社区开展的3次普法活动,对提升居民的法律意识有很大帮助。希望今后再开展一些针对青少年群体的普法宣传。”在东门社区党建议事会上,居民代表吴太距对市法院一年来的共建工作进行评议并提出意见。
市法院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陈琴表态:“感谢您的意见,我们完全接受。”按照居民代表的意见,市法院很快便联合东门社区开展了“我当小法官”活动。
“这不是玩虚的,完全是看群众满不满意,满意率达不到2/3就是不达标,就得整改,还是蛮有压力的。”新村社区共建单位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褚小明感慨道。
句容市要求,对已办结的为民服务事项,相关责任单位主动联系社区,听取居民的意见。全市已完成的800余件为民服务事项居民满意率全部达90%以上。
每个轮值周期结束后,通过社区党建议事会向居民代表做专题报告、发放为民服务事项办理情况评价表,社区党组织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对驻区单位履诺践诺情况进行集中评议,评议结果将作为共建单位政风行风评议、年底党建考核的重要依据。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汪丹宁表示,“五事”民情工作法是句容市在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整合驻区单位资源,完善共驻共建机制,开通了一条知民心、体民情、解民忧的社会治理新路径,也打开了更加完善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居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