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阿湖镇练马村成立“甜蜜草莓种植合作社”,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种苗。图为支部书记徐杰和种植户查看草莓长势。
“普通超市货架上摆的是商品,‘党员扶贫超市’摆出来的是低收入农户、经济薄弱村需要帮扶的脱贫项目,我们把项目上架,供帮扶单位、帮扶人认领。”江苏新沂市委党建办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新沂市以党建工作创新助推脱贫攻坚,在254个村搭建“党员扶贫超市”平台,引导社会帮扶力量在平台上自主选择项目落实,使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脱贫愿望获得“项目化”管理、“超市化”服务,形成一把钥匙解一把锁的“项目+脱贫”模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基础。
精准——脱贫需求项目化
时集镇陈墩村是经济薄弱村。去年,该镇温室蔬菜大棚项目在“超市”被两家帮扶单位认领后,党支部书记蔡韫阳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一年下来,每亩收入2万元以上,比之前收入高出四五倍。”
为确保精准帮扶,新沂市“党员扶贫超市”实行“村挂图、镇建台账、市网络发布”三级管理。其中,“村挂图”是重点。在陈墩村综合服务中心的“超市”,可以看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情况简介”“村低收入人口致贫原因汇总表”等内容,村里每一户的基本信息、脱贫项目、认领情况等一目了然。“超市”的项目包括特色种养、收益分红、电商营销等18个发展增收类“菜单”,教育资助、住房保障、医疗救助等15个政策扶持类“菜单”。帮扶责任人入户走访了解农户脱贫需求,即可对照“菜单”,因户因人商定脱贫增收项目。
在“村挂图”的基础上,新沂在镇级逐村汇总建立了超市脱贫项目管理电子信息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市级通过政府网站对外发布,季度通报。目前,全市1.7万低收入农户的1.8万个脱贫项目进入“党员扶贫超市”平台,17个镇(街道),121家单位、企业、社会组织,7700多名党员干部、社会帮扶力量认领了脱贫项目。
挂钩——帮扶责任点对点
为调动全社会扶贫的积极性,让更多机关、行业、企业等帮扶力量走进“超市”挑选项目,新沂市出台《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方案》《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挂钩帮扶经济薄弱村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通过考核、通报表彰压实责任,落实帮扶任务,对帮扶企业落实退税政策。
马陵山镇生产道路玄黄路因为道路狭窄,运输车辆通行困难,多年来困扰着三合、玄庙两个经济薄弱村产业调整。市交通局主动认领了经济薄弱村5个交通项目,投入2300万元新修和改造道路、桥涵。江苏信谊户外家具有限公司认领了邵店镇经济薄弱村叶海村就近转移就业项目,优先安置30多名低收入人员进厂上班,该村当年实现脱贫。
新沂通过壮大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脱贫,先后投入专项扶贫资金、行业扶贫资金和社会扶贫资金总计2.56亿元,在经济薄弱村培育了千亩设施葡萄、千亩设施鲜切菊、千平工业标房等一批有地方特色、有比较优势、低收入农户参与度高的产业,使全市1.7万低收入农户“每户至少有一个脱贫项目”,经济薄弱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居住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造血——扶贫先扶“志”和“智”
扶贫不能养懒汉。为打破“等靠要”思想,新沂市将“扶志”“扶智”细化为脱贫项目,电商园的电商孵化、人社部门各类岗前培训、农校实用技术、妇联等群团的传统手工艺培训等都作为“菜单”供农户选择。
草桥镇陈圩村党支部书记陈国旺为照顾孩子的留守妇女和老弱病残贫困对象请来乡土人才指导柳编加工,免费发放原材料,计件结算工钱,产品包销。如今,陈圩村柳编加工点达23个,淘宝电商也落户到村,带动100多户低收入家庭实现增收。
为了防止走过场式的一次性帮扶,新沂市在搭建“党员扶贫超市”过程中,切实发挥“挂包帮”和“转走访”的联动效能,通过脱贫领头人结对、能人大户带动、技术干部送智、扶贫干部认领等举措,让贫困群众鼓起志气、用智力改变命运。
“多亏村支部副书记尤凤根把我带到村草莓园承包大棚,要不我还住着三间矮瓦房哩。”阿湖镇练马村尤平山深有感触。目前,村里一批像尤平山这样的低收入农户“开了窍”,走上了致富路。
(张维 张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