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往年临近春节,流动党员已纷纷踏上归乡之路。今年,面对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反弹、风险加大的实际情况,流动党员有了不同的选择:就地过年。不论是在日新月异的乡村,还是在车水马龙的城市,流动党员或参与到乡村振兴火热实践中,或加入社区疫情防控队伍中,积极参加线上学习教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在党组织的关心关爱下,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责任担当。
创新创业,乡村振兴显身手
鼓励流动党员回乡创业、参选村组干部,是各地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
临近年关,走进云南新平县扬武镇赵米克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挂起了大红灯笼。庭院里,几个农妇正围在一起打年糕,喜气祥和,其乐融融。
“今后我一定努力工作,让大家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话音刚落,赵米克村部便传来热烈的掌声,发言的是新当选的党总支副书记、返乡流动党员雷应周。
2007年,雷应周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企业工作。2020年10月,他被确定为农村优秀人才回引对象,并经党员和群众推荐,作为党总支副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参加202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雷应周多年来认真参加党组织活动,积极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得到党员群众的一致认可,如今被顺利推选为新一届党总支副书记。
与雷应周类似的农村优秀人才,玉溪市去年共回引240名。该市以2021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为契机,全面摸排在外人员流向、从业情况、政治面貌、返乡创业意向、担任村干部等信息,建立农村优秀人才信息库。在此基础上,通过打电话、发微信、专程邀请、登门拜访等形式,回引外出务工、经商、求学的优秀人才,尤其是青年党员回乡参加竞选。
近些年来,玉溪在全市74个乡镇(街道)成立青年人才党支部,从各村(社区)后备力量、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等流动党员群体中,选拔出优秀青年党员及优秀人才纳入青年党支部集中培养,对政治素质好、能力较强的,择优列入村级班子储备人选。
流动党员常年在外,有闯劲、见识广、思路活,已成为各地党组织竞相回引的“香饽饽”。
“我们启动天府国际本草文旅小镇项目和成都东进返乡双创产业园项目,就是为了帮助返乡流动党员创办企业。”2019年3月,在成都市在京农民工返乡项目政策宣传推介会上,流动党员凌准在大会上发言:“返乡创业的企业抱团发展,形成数量与规模优势,有助于突破发展瓶颈,希望大家回家乡携手创业。”
流动党员凌准是在京简阳籍农民工党支部书记、北京简阳商会会长,成立多家投资顾问公司,事业有成,但人在异乡,总想找机会反哺家乡。
2019年5月,他毅然返乡,投资成立四川道地灵草实业有限公司,在简阳市石钟镇前锋村流转土地2000余亩种植中药材,生产的红花籽油在中国社会扶贫网上进行销售,通过科技培训、田间技术指导,培养新型农民150余人,吸收就业200余人,户均增收4800元。
为吸引流动党员支持家乡发展,简阳市采取组织推动、社企联动、老乡带动,靠感情引、用项目引、出政策引“三联动三回引”模式,切实发挥老板带老乡、创业带就业和商会带会员“三个带动”作用,推动人回乡、企回迁、钱回流。该市建立市、乡、村三级班子成员联系指导和市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科技人员双结对的“3+2成长导师”联系帮扶机制。同时,搭建创业网上交流平台,组织开展座谈会、联谊会等活动,让返乡流动党员干事创业的经验和成果“联动起来”。
资金是创业的第一大难题。各地党组织积极为返乡流动党员创业创造条件,加大金融等生产要素支持力度。云南玉溪市持续实施“贷免扶补”小额贷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安徽阜阳市举办推介发布活动,向返乡流动党员推介工业厂房、孵化器、城市综合体、电子商务平台、土地流转信息等创业资源;浙江云和县推出“党员先锋贷”,将党员先锋指数考核结果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等,作为提高先锋卡授信额度、授信期限、利率优惠的重要依据,为返乡创业流动党员提供最有力的资金政策保障。
就地过年,一线防疫不离岗
1月19日,江苏灌南驻杭流动党员党委书记邵中国,制作了绿豆粉、蛙鱼、凉皮等家乡美食,与流动党员共话家常,并学习网红,与其他在杭灌南务工人员、家乡乡亲进行视频连线,分享自己的年味秘籍,在“云”上秀起灌南美食。
自灌南驻杭流动党员党委发出留杭倡议以来,决定留守的灌南籍流动党员不忘“留杭过年坚守岗位”,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和社区服务第一线。
党委书记邵中国决定过年期间坚守党代表工作室,随时接待需要帮助的留杭人员,帮助协调解决各类留杭政策落地问题,把后续服务做好、做足;青年支部书记邵军决定带领他的小区管家团队,继续做好黎园、华联、大家苑等社区的小区管理服务工作,同时帮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守好社区小门,让人民群众过一个安心年、暖心年。
1月9日,河北省人才中心流动人员党委发出《关于组建抗击疫情志愿者服务队的通知》,一天之内,60余名石家庄地区流动党员踊跃报名。在与石家庄市桥西区总工会、桥西区苑东街道办事处、维明街道办事处接洽后,流动党员投身到防疫一线工作中。
在石家庄工作的南通籍流动党员施杰,是南通锐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居住地石家庄市裕华区时尚尊苑小区实行全封闭管理后,他立即找到社区党组织,和15名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挨家挨户上门宣传防疫措施,发放小区生活物资,维持核酸检测的现场秩序……施杰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工作间隙,他还和公司承建工地上的管理人员联系,让他们照顾好100多名员工日常生活,积极配合防疫工作。
面对疫情复杂形势,各地流动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支持参与疫情防控,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浙江台州市发出坚决打赢冬春季疫情防控硬仗倡议后,外来流动党组织和在外流动党组织,发挥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独特优势,将流动党员纳入网格团队成员,每名流动党员结对联系10—15户外来务工家庭,共同做好抗疫宣传、志愿服务工作;安徽宣城市外来和在外流动党组织积极排摸流动党员返乡情况,登记造册、跟踪监测,引导流动党员遵守相关规定,凝聚疫情防控强大合力。
“作为党员,这个春节我们响应国家号召,就在南通过春节了,平时街道社区这么关心我们,这里不是家乡胜似家乡。”1月25日,在南通市崇川区幸福街道物流园区工作的安徽籍流动党员冯兵,看着手机里鼓励就地过年的通知,正和其他流动党员一起商量。
崇川区幸福街道物流园区紧邻南通火车站,有林森物流、铭源物流等160余家物流公司,员工达1500余人,外地来通务工的流动党员共31名。对就地过年的流动党员,物流园区流动党支部给大家送上了诚意满满的“年货大礼包”,里面不仅配有一次性口罩、75%酒精喷雾、抑菌液、抑菌湿巾等抗疫物资,还有经典好书、电影兑换券等精神食粮,并附上“留通过年倡议书”,宣传服从大局、留通过年的重要意义。
就地过年不是一纸倡议那么简单,留人更要留心。如何让“一纸倡议”变成暖心之举?安徽芜湖市立足工作职能,鼓励引导各类用人主体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出台过节补贴、留厂奖励等各种补助奖励政策;江西安义县发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国家电网等安义分公司党支部,召集网格管理员,组建“春节红色管家”队伍,对流动党员住所的水、电、暖、网络等设备进行检修,创造温馨舒适的过节条件;新疆拜城县定制“网办代办礼包”为企业减压,人社服务不下线,快递寄送不停运,为在岗流动党员提供便捷式服务;广东中山市各镇街统筹宣传文化、民政、工青妇、文联等有关单位力量,将各类服务资源下沉党群服务中心,广泛开展写春联送春联、免费放电影、拍摄全家福、乡亲包饺子、“家乡一菜”美食荟等活动,让流动党员感受别样年味。
支部“上线”,流而有学不断线
“尤其是在疫情防控中,我更深刻感受到共产党员这几个字背后的意义。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医生,不仅需要精湛的专业能力,更需要仁爱奉献的心。”这是流动党员高竹薇在线上主题党日活动中分享的一段话。
前不久,云南新平县桂山街道流动党支部借助钉钉软件,开展“入党这些年”主题党日活动,真诚的发言穿过屏幕感染着身处异地的66名党员。
借助互联网,玉溪全市4700多名流动党员与流出地党组织紧紧连在了一起。
针对流动党员“不在线下在线上”的特点,玉溪市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设立“网上党支部”,将辖区内流动党员纳入其中集中管理,通过云岭先锋app、流动党员微信群等平台,开展线上学习教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
“网上党支部”严格落实政治理论教育,坚持每月定期学习制度,重点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等内容,定期不定期向流动党员推送微党课等,组织开展学习讨论,推进流动党员学习常态化。
为让流动党员在异地也能“充电”,各地基层党组织依托“互联网+”“两微一端”等平台,探索“微信群+微课堂+微党课”学习模式,确保教育不断线。南通市开发“江海e家”平台,集成嵌入组织管理、活动参与等功能,方便流动党员随时“打卡”;构建党员教育“云端”课堂,丰富教学课程,打造流动党员的“指尖课堂”。江西进贤县、广西浦北县、湖南平江县等地设立流动党员微信公众号,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QQ群,定期开展线上讨论活动。
针对部分流动党员“触网用网”能力不足的实际,各地党组织及时开展线下寄学、送学活动。山西武乡县、浙江松阳县、河南孟津县等地抓住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流动党员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及时补办培训班,对返乡流动党员进行集中“补课”“充电”。福建宁德市、辽宁铁岭市、安徽和县等地通过寄送“红色家书”“红色书包”、结对帮学等方式,保证流动党员学习不掉队。
“我希望自己快速成长,为家乡振兴贡献力量!”去年12月3日,在简阳市学历提升班毕业典礼上,拿到大专毕业证书的返乡流动党员唐琼难掩兴奋之情:“这样的培训太难得了,终于让我圆了‘大学梦’!”
探索“院校+”模式,组织优秀返乡流动党员进入高校免费提升学历、提高技能,是简阳市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一个缩影。近些年来,简阳市建立日常培育机制,优化培训体系,把乡镇(街道)党(工)委分管党务副书记和组织委员作为当地返乡流动党员的政治辅导员,每半年上一次党课;建立“市委党校集中示范培训+高等学校外出学习培训+市级部门专业技能培训+乡镇(街道)全覆盖培训+村级组织跟踪教育培训”以及“先发地区参观考察+教学基地实践锻炼”的“5+2”教育培训模式,形成全方位推动、全社会关注的返乡流动培养格局。
(张玉洁 姜镇锋 施翀 李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