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密的组织体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这种优势和力量,源自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植根于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中,体现为各级党组织的强大组织力、行动力、战斗力。在10多年的组工干部职业生涯中,我所经历的三个“最”之事,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这一优势、这种力量的认识、理解与把握。
“最长久”的党建调研点
如皋城北的平园池村,区位优势、资源禀赋都不突出,家底更是一穷二白。成为市委组织部的联系点,是因为经济薄弱,被列入软弱后进村整治范围。
2014年,我第一次到村里调研,碰到刚刚走马上任的村党总支书记刘炜建。作为十里八乡著名的致富能手,刘炜建信心满满:“别看村里暂时发展滞后,但依靠党组织的力量、党员的作用,我们一定能甩掉穷帽子。”
刘炜建一方面将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高素质人才揽入村“两委”班子,有效提升村级组织的威信和战斗力;另一方面,挖掘放大该村特有的“藕”文化,发动党员、带领村民相继建成千亩生态藕池文化园、农耕民俗文化馆,持续擦亮“荷乡”旅游品牌。去年吸引游客超40万人次,收入达210万元。
从曾经的经济薄弱村到如今的旅游村、富裕村,平园池村蝶变之路折射的,正是组织体系建设对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作用。作为部里挂钩时间最长的一个调研点,平园池村将继续为观察和研究党的组织体系优势提供新鲜经验。
“最紧急”的动员讲话稿
组织强不强、党建实不实,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干部攻坚克难作用最严格、最直接、最有效的检验。
2020年2月上旬,正是疫情防控最关键最紧要的关头。6日晚9点多,我刚从单位回到家,就接到分管部长的电话:“市委主要领导要求,连夜组织市级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助力抗疫,明天一早就动员出发,你马上回来起草一篇动员讲话稿。”
我放下电话,第一时间赶回单位。组织部所在的楼层灯火通明,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干部处室的同事在分头联系各单位,敲定选派干部名单。我立即投入讲话稿起草之中。第二天凌晨4点多,干部处室把完整的名单和分组情况送过来,我也完成了讲话稿,最后仔细校对了一遍,成稿打印。
上午9点半,市级机关干部下沉基层一线服务疫情防控动员会准时召开。309名市级机关干部闻令而动,组成28个工作组,迅疾奔赴基层社区和交通卡口,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坚固防线,南通成为江苏唯一主城区境内确诊病例“零报告”的设区市。
党旗所指,胜利所向。经由抗疫这个特殊视角,可以看到,在党中央的领航掌舵下,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坚如磐石的战斗堡垒、坚不可摧的党员队伍,永远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战胜艰难险阻、实现伟大复兴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最遥远”的组织生活会
在经济快速发展、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能否教育好、管理好、服务好流动党员,是对组织工作提出的现实考题。2015年9月初,我在距离南通3800公里的新疆乌鲁木齐参加的一次组织生活会,为解答这道考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答案”。
当年,南通下辖的海安县创新推出了流动党员“风筝工作法”,在党员流向相对集中的北京、上海、南京、新疆等地,依托大型建筑企业党组织,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提供就业帮扶、关系接转、证件办理等服务。我随同海安的同志来到新疆,为那里的流动党员送专题党课,80多名海安籍在疆流动党员从伊犁、喀什、塔城等地赶到乌鲁木齐,我同他们一起过了一次难忘的异地组织生活。
如今,南通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从党员服务站升格为联合党委,从“风筝工作法”衍生迭代出“磁铁工作法”“云端工作法”,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那就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我想,这既是初心,亦是使命。
(南通市委组织部姜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