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区层面“党建+宅创业”小微孵化基地,成立群众家门口的公共就业服务站——“援梦e站”……今年以来,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搭建党群连心桥、探索富民新举措,从“授人以鱼”的扶贫帮困向“授人以渔”的就业增收转变,以党建引领美好新生活。
孵化基地——助力“2030”宅创业
疫情防控期间,广益街道金和社区居民张思飞发布了几个宅在家里的生活小视频,没想到转发量超十万,燃起了她的创业热情。社区党总支了解情况后,及时上门提供创业指导,积极对接优惠政策,为她免除了近两万元的费用,催生了一家“宅在家”的自媒体运营公司,经过一年的运营,公司已经开始招募新员工了。
“在日常走访中,我们发现辖区内有许多优质创业潜力股,他们有学历有时间有想法,但是缺政策缺场地缺指导。”金和社区党总支书记陈瑶发现了党建工作的机遇。“社区党总支赶紧把社区里的优秀党员创业者和党员创业服务工作人员组织起来,建立‘敏行党支部’,打造党建引领下的宅创业平台。”
全职妈妈丹丹想开一家烘焙工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给她提供了场地,社区干部手把手帮忙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社区少年宫还为她解决了孩子晚托班问题。
今年以来,金和社区又持续投入建设550平方米的宅创业孵化微基地,致力于打造无锡市首家社区层面“党建+宅创业”小微孵化基地,让初创型、萌芽型的企业和个体户,在社区“家门口”享有就业创业专业服务平台,目前已有14家企业入壳孵化。
“援梦e站”——保障“4050”再就业
“我之前一直做产品研发,但人到中年失业,差点击垮我,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我的情况,为我匹配信息、推荐岗位,很感谢社区。”金匮街道古运苑社区居民糜先生说。如今,糜先生通过社区“援梦e站”实现了再就业,成功入职技术研发公司。
古运苑社区中居住着很多安置户,有相当一部分还是中低收入人群,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他们的居住条件改善了,但就业的压力没有减轻。今年5月,社区党总支运用“大数据+就业”的服务模式,成立全市首个居民群众家门口的公共就业服务站——“援梦e站”,将社区党群服务阵地变身为居民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构建了“3分钟智能就业服务圈”。社区党总支书记朱元怡说:“通过网格员、楼栋党小组长的精准摸排,我们把有就业需求的居民分为重点帮扶、需要帮助、定期关注这三类。根据不同求职者的期望行业,与全区16个街道的就业帮扶大数据进行匹配,因人施策、一人一策,实现岗位的精准推送和匹配。实现党员摸情况、居民提要求、数据来跑腿、家中等就业。”
“暖宅关爱”——激励“6070”夕乐业
今年69岁的陈阿姨是北大街街道丽新路社区的居民,“身体很好,总觉得还能干点啥。”经过社区“暖宅关爱”书记项目的培训,她兼职照顾起辖区一位90多岁的独居老人,每天两小时为老人做饭、洗衣、整理内务、打扫卫生,月收入增加了1800元。
“我们是一个城中区的混合型社区,老年人多,需求也各不相同。同样的年纪,有的人身体不好了需要照顾,还有的人富有余力想着赚点外快补贴家用。社区的责任就是为群众办实事,用党建红让老年人的夕阳红更美!”社区党总支书记林水芳看在眼里,想在了心里。
依托常态化走访和党建网格员队伍,社区牵头梳理高龄老人照料、辖区单位保安保洁等需求,在“老新村”里发掘出新岗位,对接有相应意愿和能力水平的中低收入老年居民。社区还通过打造“暖宅技艺培训空间”,为仍有余力、渴望增加家庭收入的老年人提供花艺、手工制作等专业培训。短短2年多,丽新路社区党总支依托“暖宅关爱”项目,累计帮助辖区100余名低收入居民找到合适的岗位,实现就业增收,其中“6070”人员9名,实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龚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