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前不久,在无锡市惠山区记录改革开放时代风云的“一包三改”纪念馆里,一支由卡车司机、调度员、仓储员等组成的物流参观队,在“四千四万”精神题词碑前驻留许久。这些平时习惯大嗓门喊话的物流人,一遍遍轻声诵读着碑上的文字,眼前仿佛看到了前辈创业者们“在路上”的坚定身影。
惠山区是苏南乡镇企业的发祥地,也是苏南和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物流中转枢纽。全区注册的普货运输资质企业达2300余家,普货车辆11800余辆,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
在货畅其流的枢纽网图上,流动着新时代党建澎湃的红色血液。今年以来,惠山深入对标无锡市“红色物流·锡递先锋”行动,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瞄准物流行业党建“蓝海”,创新开展“红色物流·惠畅先锋”行动,着力破解物流行业党组织覆盖不深入、党员先锋作用不显著、党建和业务发展不同步等“痛点”,助力物流行业实现高质量能级跃升,为惠山打造“苏南枢纽地”注入强劲的红色动能。
物流行业离散是常态,如何把人“聚”起来,是党建工作的一大挑战。在位于惠山高新区(洛社镇)的石塘湾信息物流园区,一处今年7月刚刚建成开放的“红色加油站”受到大货司机们的欢迎。司机魏师傅热情地给记者介绍:“‘红色加油站’里,可以歇歇脚、充充电,也可以读读书、上上网,还能预约心理咨询师聊天减压,这对我们这些常年跑长途的司机来说,可是难得的福利。”
“抓基础、强服务、促发展,在流动的运输线上筑起坚固的红色堡垒,打造惠山红色物流主阵地。”惠山区委副书记、惠山高新区(筹)党工委书记、洛社镇党委书记程松介绍,作为惠山物流重镇,洛社镇依托西站物流园区党群服务中心、石塘湾信息物流园区和地区11家物流企业,在全市率先打造了“红色加油站物流行业党建指导站”。“红色加油站”兼具行业党建工作指导站和党群活动中心功能,配备专职党建指导员,统筹落实区域内行业党建各项工作;同时充分考虑物流行业流动性强的特点,在重点物流场站打造党建微载体“红色充电桩”,为党员和从业者学习充电、开展组织生活等提供服务保障。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红色加油站”内外,一个党员就是引领发展的一面旗帜。在日复一日的工作面前,传化党支部书记李波兰24小时“待机”,用耐心和细心温暖人心;漫漫归途面前,卡车司机赵孟安全行驶18年、每年行驶17万公里,无一安全事故;安全保障面前,安全管理员王亚东用脚步丈量细节,筑起一道坚固屏障;危难险重面前,党员志愿者李峰毅然出列,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转型发展面前,预备党员周海滨夜以继日攻关难题,带领企业迈入“互联网+”新里程……
党务连着业务,打通了新时代党建与传统物流行业的“最后一公里”。围绕安全生产、规范管理、诚信经营等物流行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洛社依托“党员示范岗”“党员经营示范户”,广泛开展“党员老总说安全”“党员高管谈发展”“党群结对1+1”等“党建+发展”活动,让党员带领群众在企业转型升级、科学管理、安全保障等各项工作中冲锋在前。
今年以来,面对突发新冠疫情,惠山高新区(洛社镇)物流场站企业主动与所在村、社区开展村企结对,先后建成5个党建联合体。广大物流从业人员在党员带领下积极参与卡口管控、社区巡防等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扶危济困等志愿服务。
“一点红”带动“一片红”。如今,从洛社小镇土壤上“长”出的红色物流之花,已经渐次燎原整个惠山区,成为这片生机勃勃的“枢纽地”上,一道绚烂的风景。
惠山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打造“红色物流·惠畅先锋”特色党建品牌为引领,惠山区持续优化组织设置、健全工作机制、深化示范创建,构建起“红色初心谷—红色加油站—红色充电桩—党员先锋岗”四级阵地,实施思想领航、先锋提力、联建共治、转型提速和职工关爱五大党建赋能工程,极大激发了“红色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据悉,今年以来,惠山区累计取缔无照物流经营场站13家,清理“三合一”场所644处,行业出警率下降10%,物流运营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全区货运周转量跃升至全国物流市场前三。
(马薇、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