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份“流动党员学习包”陆续从江苏省南通市寄出。“感谢党支部寄来的学习材料,让我们能在他乡跟进学起来。”收到“流动党员学习包”后,南通市流动党员毛文文欣喜地说。
为了让广大流动党员“雁”行千里不掉队,保证每名流动党员上好“必修课”、流动不“流学”,近些年来,南通市突出“流出+流入”“线上+线下”双结合,通过驻外联合党委、区域“红色专员”、云端智慧平台等载体,广泛开展流动党员送学选学联学活动,确保流动党员务工不误学、“充电”不断档。
驻外送学——
联合党委送“红色礼包”
“这次送学活动真是一场理论学习的及时雨,为我们驻外流动党员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奏响了序曲。”在“‘沪’传党音风帆劲 ‘流’叙乡情奋楫行”南通市驻沪流动党员集中送学活动上,南通海安市驻沪流动党员联合党委书记李忠泽说。
立足“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家、流而有学、流而有为”的“三有”目标,南通市依托15个驻外联合党委,先后在南京、上海、苏州等流动党员数量较多的地区,举办系列送学活动。活动不局限于送学习材料、送“红色礼包”,还灵活运用宣讲、座谈、研讨等形式,面对面开展专家导学、书记领学、集中研学,让流动党员既读原著学原文,也悟原理知原义,真正做到学深悟透。
在此基础上,持续深化带劳力外出务工、带信息技术回乡、金凤还巢、百鸟还林的“双带双还”活动,引导流动党员为家乡提供致富、就业信息700多条,协助招引项目20多个,带回创业资金10亿多元,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发展实效。
区域选学——
“红色专员”进车间一线
海门区三星镇叠石桥市场作为流动党员集合地,共有流动党员121名,学习需求较大。为此,叠石桥市场党群服务中心联系“红色直通车”,邀请经济发展“红色专员”来到市场开展专题授课,30分钟的微党课既讲党的创新理论、又讲市场发展政策,理论宣讲入脑更入心。
作为民营经济大市,南通聚焦流动党员相对集聚的工业园区、商圈市场,创新开通学习教育“红色直通车”,186名联合党委专职党务工作者、党建指导员,组成营商环境、安全生产、经济发展等不同方向“红色专员”,由基层党组织选邀,送学到项目一线、工厂车间,开展专题授课等,推动流动党员学思想、强信念、提技能、开新局。
同时,围绕解决流动党员“工学矛盾”问题,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建立“红色共享联盟”指导站,“一对一”选派挂钩联系指导员,既开展小规模、分众式、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流动党员灵活机动参加学习,也组织政策解答、就业指导、家庭帮扶等服务活动,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实际困难。
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活动1200多场,持续放大了党组织的“磁吸效应”。
云端联学——
线上讨论集发展建议
7月20日,流动党员凌茜通过视频会议,参加如皋市搬经镇群岸社区主题党日,一场生动有趣的网络宣讲,让她及时了解到党的最新方针政策,“我们平时在外务工,基本没有这样的机会来系统学习,得益于这次网络宣讲,让我对党的创新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
为方便流动党员参加学习,南通市发动全市1924个村(社区)党组织,结合主题党日集中推出云端联学服务。通过网络直播、在线互动等云方式,创设“党课开讲啦”“乡音e课堂”等专栏,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1.2万余次,增强宣讲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让流动党员“人在异地、学在一起”。
重点依托“江海先锋”党建融媒体平台,开展“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线上主题讨论,举办“微聊会”336场次,征集到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意见建议528条,分类梳理有效建议和合理诉求,及时转交农业农村、发改、信访等部门办理,推动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形成“我为家乡建言献策”的浓厚氛围。
“我们持续深化流动党员管理路径,抓住重点、创新方式,让4.2万余名流动党员务工不误学、流动不流学,引导他们在建设他乡、服务老乡、反哺家乡的生动实践中争当表率、争做示范。”南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封春晴说。
(通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