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火、港汊、禅檐,神槐绿锁,旷远连蓬荜。地处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冈西镇苏北里下河腹部的左幼村,东临黄海,西望洪泽湖,西冈河、东塘河、黄沙港和渔深河环绕周围,水的温润护佑着左幼村及大地上的万物众生。
冬日积雪初消,漫步左幼村,映入眼帘的是白墙黛瓦、小飞檐、小套窗、红宅门,村民们三五成群惬意闲谈,恬静的村庄里,欢声笑语回荡在广场庭院,升腾着生机与希望。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左幼村因烈士左幼而得名。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左幼村,英勇奋战记载在册的烈士共有14名。“名为左幼,我们就要为左幼争光。”这是左幼村人常挂嘴边、常怀心中的一句话。70多年来,这里一代又一代人传颂着烈士的英雄事迹,英烈的精神在这里长存,如同璀璨明星照亮苍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念、勇挑重担,在新时代奋发有为,展现新形象、彰显新作为。
一
步入左幼村,一块伫立在路边的碑牌上“左幼烈士英名永驻”的字样,吸引了不少游客的驻足。
左幼原名左文中,1912年出生于建湖县钟庄左家庄的一个师塾家庭,他从小勤奋好学,胆识过人。1933年就读于阜宁县职业中学。毕业后,先后在湖垛邮政局、清江导淮指挥部当雇员。抗战全面爆发后,导淮指挥部撤销,左幼回乡务农。1940年冬,他进入中共盐阜地委主办的民运集训班学习,不久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初,左幼来到十四区(现冈西镇)开展革命工作。初夏,他接管旧制乡政权,任联权乡乡长。在任期间,左幼组织开办学校,发展民兵组织,密切配合革命游击队,积极开展敌后工作,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也就是在这一年,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各地民兵和游击队员随之增加,缺枪少弹成了一大难题。同年9月,左幼受党组织委托,说服乡里的地主,发挥地方力量,帮助解决枪支问题,最终顺利借到12支枪。不料,借枪一事走漏风声,得知消息的叛徒陆应文勾结汉奸裔曰波、季凤五等人,带着十多名伪军突袭左幼所在的裴家庄,因来不及转移,左幼不幸被捕。
被捕后,日伪军将左幼押到上冈据点,逼他交出党组织的名单,并千方百计引诱他交出枪支。“日伪军甚至让左幼去大街上喊‘哪个要参加共产党就像我’。左幼一个字都没有说,更没有交出党组织的名单,他是真正的革命战士。”说起左幼牺牲前的场景,老党员李曰平(已过世)记忆犹新。由于叛徒的出卖,左幼被敌人无情杀害,年仅29岁。
1941年秋,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左幼,中共建阳县委决定,将左幼烈士曾经工作战斗过的联权乡命名为左幼乡,将当地小学命名为左幼小学,后又建左幼中学。铭记左幼烈士英勇事迹,传承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左幼后辈儿女的血脉和心扉,成为他们循着红色足迹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化作激励他们接续奋斗的精神力量。
2011年因村组合并,原壮烈村、立公村并为左幼村。2019年,左幼村在党群服务中心专门设立左幼烈士事迹陈列室,将左幼烈士生平事迹通过图文进行展示。
抚今追昔,看着左幼烈士生平事迹,仿若穿越时光隧道,看到了烈士那伟岸的身影、坚毅的目光,激励着党员干部不忘烈士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弘扬烈士坚守信仰、忠于理想的革命精神,把左幼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二
岁月荏苒,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左幼村始终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作为使命,近些年来,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左幼村不断发真力、出实招,着力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打造和谐宜居新农村,持续把红色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去,让历史照亮未来,村民奔向共富。
“在以左幼烈士命名的村工作,就要时刻为左幼烈士争光。”这是左幼村在开展党务工作时经常被提及的一句话,也是感召每一个左幼村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工作的“动员令”。该村党总支将左幼烈士事迹作为宝贵资源,组织“三会一课”时,常用左幼烈士的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勤勉工作。依托左幼烈士先进事迹陈列室,常态化开展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先烈革命精神。
左幼村曾是一个经济薄弱村,村民们守着土地过着穷日子。在几年前的一场党日活动上,镇蹲点干部、村两委成员和老百姓们围坐在一起,听取村党支部的发展规划并积极献计献策。现任左幼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董文彬说,“我们村最大的优势还是土地资源,应该走村集体领办的道路。”
说干就干,左幼村党总支领头,探索推行“党建+”的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干群一心,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实施农业化结构调整,推进土地流转,做优胡桑种植、稻田综合种养等高效农业,增加土地种植效益。在推进现代化农业进程中,村党总支多次邀请相关农业专家、教授来村讲授种植技术,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干群头脑,助力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左幼村现有耕地面积5500亩,农户952户,人口2825人,党员101人,是冈西镇规模较大的村之一,全村种植20亩以上农田的大户有43家,种植100亩以上的大户有6家,拥有家庭农场和经济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10多个。近几年,全村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村集体、村民腰包鼓起来了,每个老百姓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左幼村还将建设幸福宜居家园作为孜孜不倦的追求。村党总支健全完善村民“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模式,倾听村情民意,收集意见建议,修订村规民约,引导村民成为基层治理的“当事人”。健全完善“事前问询、事中跟踪、事后监管”的闭环机制,做实党群共建共治,将每年村级收入的百分之八十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凝聚起这片红色土地上团结奋斗的力量。
如今的左幼村,三纵三横的水泥路面延伸到每个村民小组和农民居住点,夜晚亮化覆盖全村主要道路,新建防洪闸站7座,保证了旱涝无忧。漫步左幼村,村舍、青烟相映成趣,高树、低柳俯仰生姿,左幼村全体村民享受着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蝶变,该村曾连续三年被命名为“建湖县和谐小康村”,连续多年获镇综合先进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奖、民生幸福和社会事业工作奖等荣誉。
三
当历史的车轮行进到新时代,左幼儿女满怀对先烈的崇敬和爱戴,紧跟时代步伐,持续传承红色基因,不断讲好左幼故事,让革命精神在左幼村永放光芒。
从左幼烈士事迹陈列室里的“党史学习第一课”,到鲜红党旗下的铮铮誓言,左幼村打破传统红色教育“大水漫灌”的说教模式,通过微党课、互动交流、齐唱红歌等方式,切实增强党性教育感染力、说服力和穿透力。冈西镇党委靠前指挥,帮助指导左幼村谋划制定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培养扶持基层文艺骨干,邀请老党员、老干部共讲革命故事,让左幼烈士的光荣事迹代代相传。建立红色驿站,以便民服务为基础,将左幼烈士生平事迹面向公众展示,吸引党员群众前来打卡学习,让更多的人在红色教育中找到前行的力量。
美好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左幼人始终秉承敢于斗争、敢于进取、不屈不挠的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努力解决基础设施较差、村庄发展规划不明晰、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2021年初,左幼村换届工作圆满完成,村“两委”班子成员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带富能力强,一如既往地带领全村党员群众继承先烈遗志,以烈士为榜样,砥砺奋进,努力建设美丽幸福家园。
时光流逝,精神永存。历久弥新的红色故事,已经成为左幼村红色基因里抹不去的印记,也成为每一个左幼人心中共同的情感密码。从左幼走出去的一批乡贤情系家乡,支持为民办实事项目发展,在深圳奥拓千百辉照明有限公司、南京中江公司、悦达集团等帮助下,左幼村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有了省级标准的村卫生室,方便了群众办事和就医;新扩墓基120座,移风易俗推进殡葬改革。
华灯初上,村里传来婉转悠扬的淮腔淮调,甚是动听。一曲曲淮腔淮调唱尽了悠悠历史,也唱出了美好幸福的新生活。和着淮腔淮戏的旋律,在烈士事迹精神的感召下,左幼村正步履坚定走向美好的未来。
(建湖县委组织部、建湖县冈西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