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建设
南京:打造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发布时间:2024-05-20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    

为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近年来,南京市推动资源下沉、开展常态练兵、落实松绑减负、坚持多元保障,进一步壮大城市基层治理骨干力量。

市委围绕社工选任、教育培训、激励退出等推出一揽子措施,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强基层干部队伍作为“书记项目”,推动资源力量向一线汇聚,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建立“区级统一招、街镇集中管、社区统筹用”工作机制,对拆迁安置房、老旧小区等任务较重的社区,加强力量配置,推动符合条件的专职网格员及时转聘为社工。目前,共有社工2.1万余名,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配置社工达20人。

增强社区工作者治理能力,成立省党支部书记学院南京分院、南京城市基层治理学院,在25个省“百名示范书记”所在社区设立实训基地,采取“市级示范+区级覆盖”模式开展现场教学、岗位练兵。举办应急处突、群众发动等专题培训,打造“书记话治理论坛”“头雁讲堂”等平台。开展“学仙林、见行动、优治理”活动,设立观摩教学点。

聚焦痛点堵点靶向施策,出台社区(村)星级评定管理办法,明确除上级规定外,市级层面不再针对社区(村)开展单独考核和通报排名,原各类考评办法一律取消,各区不再设置“一票否决”事项。细化完善党建、民生“两本账”及主体责任、协助办理事项准入、负面事项“三张清单”,厘清社区(村)工作职责,杜绝层层转嫁责任。实施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基层数据汇集共享,减轻“指尖”负担。

多元保障,确保社区工作者有奔头、有甜头、有盼头。畅通上升通道,开展选聘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纳入事业编制人员管理工作,市、区跨级下沉专项编制;定向招录公务员,选拔优秀书记担任街镇领导班子成员,推荐优秀书记到国企、园区平台任职。加强薪酬管理,优化“三岗十八级”职业体系。

  (南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