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村办企业运营以来,公司已经成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明专利1个,最近,我们研发的河道水草收割船专利已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已接到30多条订单。”在高邮三垛镇东楼村村办企业生产车间,东楼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扬州日久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士元向前来参观学习的兄弟村介绍村办企业发展历程。
近年来,面对全市村集体经济基础整体偏弱、产业发展不均衡的困境,高邮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市镇村”三级联动协作矩阵,通过头雁领路、项目引路、智囊指路等方式,集聚项目、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要素,推动村集体经济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
头雁领路站稳发展“C位”
村集体经济发展始终离不开带富“火车头”,高邮市制定出台村级干部“群雁齐飞促振兴”培养计划,通过组建“头雁增收营”,育强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
“靠传统的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增长有限,在推进全村的民生实事项目时往往会因‘囊中羞涩’而变得‘束手束脚’,要想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拓源是唯一出路。”谈及创办村办企业的初衷,杨士元真切地说道。目前扬州日久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在东楼村“两委”的齐心协力下,已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以上,这也让杨士元成为致富带头人赛道里最先闯出来的一匹“黑马”。
项目引路解锁致富密钥
为实现村集体经济多“点”开花“丰”景连片,高邮市创新实践推出“驿路增彩·抱团共富”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通过竞争性立项扶持15个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为全市村集体经济发展破题引路。
“我们成立了高邮市夏桥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公司+基地+农户’运营模式,推动甲鱼养殖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高邮市菱塘回族乡骑龙村党总支书记沈广顺说。作为今年全市立项扶持的15个项目之一,骑龙村的阳光棚高密度甲鱼养殖二期项目已投入使用,有效确保了上半年孵化的8万只甲鱼苗得到更科学的养护,目前该项目已带动甲鱼养殖户创业8户、就业18人,预计年底通过售卖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
智囊指路助力稳定增收
高邮市在农旅资源开发、产业发展融合、技术难题攻关等领域充分引智,切实将各类人才“软实力”转化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动力”。临泽镇营南村请回苏州农科院董明辉教授提供技术指导,将村部周边5.5亩土地“化零为整”,用于食用菌种植,去年“小试牛刀”净收益4万元,今年新增种植面积20亩,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参与,还搭建起现代化互联网传感温室大棚,预计全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加17万元。
“有了董教授的支持,我们有效解决了羊肚菌连作障碍、土壤环境等问题,大大提高了栽培成功率,也增加了产量。”临泽镇营南村党总支书记薛正洪说。
(邮组宣 张煜 曹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