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仪征认真落实组织工作改革创新要求,实施“百雁争锋”2.0工程,破除发展要素制约,为经济薄弱村发展聚势赋能。
村村抱团促增收。按照“地域相邻、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探索实施三种模式。邻村抱团合力建点。开展强村弱村“三个一”共建行动。陈集镇杨庄村、丁桥村、青年村和五星村投资100万元,共同打造西山雅集大礼堂项目,由4个村联合经营,每村增加年收入8万元。多村抱团串链成线。引导各村广泛参与镇域内重点特色产业分工。月塘镇实施茶园飞地抱团项目,由4个村打破行政村区划界限,共同建设区域联合共富工坊。该项目每年可实现增收200万元,村均增收50万元。区域抱团跨镇成片。紧扣S353和美乡村片区建设,促成5镇1园17个村以产抱团,规划实施11个片区联合运营项目,打造扬州市域中唯一以山地丘陵为特色的强村富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片。
村企抱团促增收。为破除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弱、底子薄、体量小”的困境,搭建经济薄弱村与市属国有企业联建平台。城发集团联合大仪镇5个经济薄弱村,投入4200万元在镇工业园区共同实施1.2万平方米产业社区项目,147万元年租金收益全部归村集体所有。扬子江文旅集团积极利用旗下酒店宾馆食堂资源,帮助村集体打造近千亩蔬菜、大米、糯米种植基地,每年给村里增加100万元的销售额。直接投入800万元,规划建设近8000平方米扬子利民共富产业园项目。扬子文旅集团主动下放水库、加气站、闲置管理用房交由枣林湖畔强村公司统一运营,累计为村增收130多万元。
银商抱团促增收。创新“乡村振兴”多方联合路径,推动抱团发展向外部拓展。选派金融助力团。选派6名农商行业务骨干组建乡村振兴金融助力团,为乡村产业项目提供金融政策、融资贷款、风险评估等保障支持。选优商会帮销团。发动32家会员企业与薄弱村结成帮促“共同体”。陈集镇组织开展农产品“商会行”推介活动,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选聘乡土先锋团。实施“乡土人才联村共富”行动,确立产业领军型、技术专家型、信息富集型、创业新星型等4类先锋人才标准,吸纳26名党员致富能人到薄弱村联系指导,加强人才支撑。
政策抱团促增收。充分发挥组织、农业农村、财政等涉农部门作用,持续释放政策红利。用地保障给口子。用好用足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政策,探索将各村建设用地集中连片盘活,共计整合协调用地42亩。项目指导出点子。对经济薄弱村的10个重点项目逐一过堂指导,及时跟踪掌握项目建设情况。统筹资金想法子。注重将上争省市扶持资金与仪征市各类资金统筹考虑,整合资金3600万元,持续保障发展项目提质赋能。
(仪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