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江苏连云经济开发区的凯实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桩基施工。这个占地750亩、计划总投资50亿元的市重点项目,从施工获批到开工建设仅用时8天。这是连云港市连云区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党委开展项目建设“全流程跟进”服务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连云区围绕奋力实现临港工业显著提升重点任务目标,扎实开展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党建工作,实施“三联三链”工作法,以党建引领推动多方联合、资源整合、要素聚合,为加快打造具有现代化国际海滨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增添澎湃动能。
组织联建、惠企强链,增强产业发展凝聚力。按照行业相似、产业相近原则,成立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党委,统筹企业、职能部门、金融机构等,以“结盟”的方式构建“党建引领、多方服务、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发展格局。实施产业链党委“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举“链主”企业党员负责人担任党委委员,选派6名机关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
要素联通、强企补链,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产业链党委牵头组建“先锋服务队”,开展产业链党建“百链千企”蹲点调研,通过链上企业“家家到”方式,动态更新企业需求清单21项、部门资源清单44项、行动项目清单19项。成立涵盖行业主管部门、高校院所、银行机构等在内的“助企帮帮团”,实行“企业‘点单’、产业链党委‘派单’、职能部门‘接单’、企业‘评单’”机制,积极协调沟通国电、建设等部门,帮助企业解决临时用电、施工队伍生活区临时用地等问题难题18个。推广实施企业服务“限时容缺”制度,帮助中复神鹰一标段项目从开工到封顶仅用5个月,帮助禾兴新材料实现钕铁硼废料综合利用项目规划方案“当日申报、当日获批”,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连云速度”。
服务联动、助企延链,赋能产业发展驱动力。充分发挥党建“黏合剂”作用,常态化组织开展党建共建联建,牵线链上企业与吉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开展“契约化”共建,明确双方职责,有针对性地为益海新上脂肪胺、聚酰胺等项目引进相关专业高层次研发人员13人,“订单式”培养输送化工类技术人才230余人,联合攻关“环氧氯丙烷新型工艺开发”等3个项目技术难题。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个性化推出金融产品,帮助丰益氯碱、三吉利化工等企业争取各类资金7亿元。创新打造“企业家讲堂”产业链党建品牌,通过邀请党校老师授、行业部门负责人宣、专家教授讲等方式,满足企业政治理论、政策解释、行业前沿信息、日常业务等需求。
(徐林 金芊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