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浦区作为淮安市中心城区,辖区内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众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云集,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也给基层治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近年来,淮安市清江浦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和问题导向,从组织全面覆盖、关心关爱服务、楼宇经济提振等方面优化楼宇治理与服务模式,形成党建强、企业兴、楼宇旺的共治格局,不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筑牢组织堡垒,扩大党建朋友圈
水渡口街道楼宇林立,是清江浦区楼宇党建的核心区域。该街道相继成立万达楼宇和金融中心楼宇党委,配备专职党务工作者,全面梳理区域内行政、群团、媒体等丰富多样的社会资源,整合社区、楼宇、企业等多元主体力量,将分散、自发的个体行为整合为集中、有序的团体行动,不断构建“三新”组织“朋友圈”。
通过单独组建、企业共建等方式,推动符合党组织成立条件的楼宇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建尽建,成立了网络主播、快递站点、律师事务所等非公党支部18个、非公团支部13个。在全区率先试点成立楼宇妇联并打造“妇女微家”阵地,建立区互联网行业工会联合会。街道人大工委以人大代表送服务为主线,在万达楼宇组建“三师一家”人大代表工作站,邀请街道辖区具有医师、教师、律师和企业家身份的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开展普法、义诊、宣讲、公益募捐等活动,担任“信息收集员”“政策宣讲员”“矛盾调解员”“法治宣传员”。以楼宇党委为纽带,通过党建共建、活动共办、资源共享、问题共商等形式,强化企业与社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链接,逐步将楼宇打造成为有灵魂、有活力、有温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立体化社区。
聚力社区友好,营造温情服务圈
楼宇党委从成立伊始,就把关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作为组织的重要使命,打造了“红骑先锋”“新心课堂”“红律护新”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常态化开展“行业沙龙”“楼宇会谈”“暖蜂护苗”“驿站微课堂”等活动,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业务指导、技能培训、子女照护等服务。
今年以来,通过整合社区、小区资源,从信息、设施、人际、制度四个方面建设“骑手友好社区”。以万达金街温馨驿站为中心,联动周边小区,形成“一中心三片区”的建设格局,还丰富了爱心食堂、社区家政服务点技能培训等特色服务。选拔10余名优秀骑手代表组建“红骑先锋队”,利用外卖小哥熟悉社情的优势,培养其成为社区兼职网格员,引导他们参与政策法规宣传、食品安全督导、助老扶困等志愿服务,开展“文明骑手PK赛”“禁毒宣传”“反诈宣传”等活动30余场,协助社区向餐饮商户发放宣传单800余份,排查商铺问题76条。系列活动让新就业群体在感受社会温情和关怀的同时,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提升其职业责任感与认同感,使楼宇新就业群体工作焕发出新光彩。
优化营商环境,做强“益企”能量圈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楼宇经济发展,实现从“一起”到“益企”的转变。近年来,楼宇党委以“益企交流”促进企业互动、“益企阅读”带动职工互动、“益企服务”开展志愿活动,加强企业间沟通交流和资源共享,营造互利共赢、融合发展的楼宇营商环境,累计开展主题活动120余场,服务超5000人次。
建立常态化走访企业相关机制,通过深入企业走访的形式,了解政策落实、行政审批流程与服务及企业的诉求等情况,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提升服务质效、优化办事流程,确保惠企政策落实到位。街道纪工委紧盯责任、作风、纪律等方面,聚焦项目审批、涉企补贴发放、管理服务等重点强化监督检查。对营商环境监督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及时纠正偏差,对久拖未决的问题,依规依纪依法调查处理。同时,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以干部作风之“好”,提升营商环境质效。
(王远 赵焕焕 陆亚萍 王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