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建设
泰州泰兴:党建聚合力 产业抱团兴
发布时间:2024-12-28   来源:新华日报   点击    

产业链党建一头连着组织,一头连着产业,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今年以来,泰兴市升格打造产业联盟党委“2.0”版本,下好“引领”“协同”“赋能”等先手棋,以高质量党建助力全市“123”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夯实组织体系,凝聚“联”的合力

近年来,泰兴积极构建“一链一联盟”的矩阵化组织体系,推动各方力量、各类主体在“物理结合”中催生“化学反应”,一股股“红色动力”正在各条产业链上澎湃涌动。今年,该市优化调整各产业联盟党委组织架构,由依托单一园区升格到全市层面,开启全新“2.0”版本。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泰兴推行市领导“双挂钩”,既挂钩联系产业链,又挂钩联系产业联盟党委,有效调动面上资源。新型食品产业联盟党委由原先的农产品加工产业联盟党委更名而来,市委副书记担任联盟党委书记,统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技术创新、人才招引、政策扶持等,推动强链补链延链取得实质性进展。

“组建产业联盟党委,就是以党建为媒介,打破组织关系隶属、组织性质壁垒、区域位置限制,把园区、部门、企业等不同主体进行再组织,集聚到产业链上。”泰兴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市领导“双挂钩”同时,还实行部门园区“双牵头”,由主导园区和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共同担任常务副书记,将园区、部门、企业“串联”成紧密型党建共同体。

构筑协同格局,激发“联”的活力

10月底,中国银杏产业数字经济发展暨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银杏产业专业委员会会议在泰兴召开。据了解,银杏产业专委会由泰兴市新型食品产业联盟党委对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共同牵头组建而成。目前,双方正合作共建中国农产品未来加工创新研究院,将实验室建在链上一线,加速创新蝶变。

在泰兴市,类似典型案例不断涌现。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联盟党委主动链接南京工业大学泰兴产业学院、科技镇长团等,与产业链党群服务中心“三合一”合署办公,安排值守“AB岗”,产业链上的任何问题,都能第一时间得到回应、最快效率得到解决。

牵手“国字号”平台、链接“省字号”高校,是泰兴探索构建“1+1+N”协同格局的鲜活缩影和生动印证。其中,第一个“1”,即1条产业链组建1个联盟党委;第二个“1”,即1个联盟、1个党群服务中心;“N”就是N个资源供给方,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镇长团、国企、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依托上述模式,突破地域领域限制,有机串联政、企、商、学、研等要素,扩大朋友圈,推动资源共享、难题共克,实现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突出赋能加持,提升“联”的效力

“这对我们泰孚公司来说意义重大,困扰许久的产证问题终于得到完美解决,感谢新能源产业联盟党委的倾力帮助。”江苏泰孚焊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春沿表示。泰兴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优势,有针对性地组建服务团,入链进企开展巡回服务,形成赋能加持的良性互动。联盟党委定期收集、整理、汇总链上企业需求清单,匹配部门资源清单,及时转化为行动项目清单,从而让“三张清单”成为企业出题、联盟汇总、部门答题的“直通车”,成为链上企业发展共赢的“加速器”。

链上党旗红,产业抱团兴。立足新起点,泰兴将紧扣“引方向、架桥梁、促发展”目标定位,以更优路径争创产业链党建示范标杆。 

(袁冬杰 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