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杭集高新区(杭集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网格”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以“党建+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动能,探索出一条“组织强、产业兴、治理优、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党建+网格”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杭集创新“支部进网格、阵地进村庄、服务进家门”的“三进”模式,将10个行政村(社区)划分为48个综合网格、6个专属网格和229个微网格,成立24个网格党支部和44个微网格党小组,推选115户党员中心户,形成“镇—村—网格—微网格—党员中心户”五级联动体系。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全年累计解决民生问题6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
同时,提档升级10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52个网格服务亭,打造“司机之家”“暖‘锋’驿站”“警网e家”等特色服务阵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开展“微网格微关怀”温暖行动,党员干部和专职网格员全覆盖走访3万名居民,将党的关怀送到群众家门口。
“党建+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如果说网格化治理夯实了杭集发展的根基,那么以新生村的“133工作法”为代表的创新工作法则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力。
2024年,这个曾经的普通村庄一跃成为新城首个“千万元村”,秘诀便在于党建引领下“一支铁军、三种模式、三重成效”的创新实践。
新生村党组织以“书记挂帅、班子协同、党员带头”模式,打造一支“铁军”队伍,成立“惠企先锋队”,14名党员干部挂包186家企业,精准服务企业发展。为了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新生村积极探索,通过“党组织+合作社”模式盘活闲置资产,打造工业地产租赁项目;以“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村民种植葡萄,形成百亩特色产业园;借力“党组织+合作社+企业”模式深化村企联建,构建产销一体链条。
据统计,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000万元,更可贵的是,集体经济壮大的“红利”悉数反哺于民,用于村庄建设、企业扶持、养老医疗等民生领域,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双轮驱动”正在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杭集的实践揭示了一条清晰路径:党建引领不是抽象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实干担当。
杭集以“一张网”兜住民生冷暖,以“一股劲”撬动产业振兴,让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促共进。接下来,杭集将深化党建引领,推动治理精细化与产业现代化“双提升”,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镇持续探索新经验、书写新篇章。
(新组轩 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