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建设
南通海安:建强村级后备力量“蓄水池”
发布时间:2025-03-14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    

为破解村书记后备力量“急用现找”、能力素质不高、能岗不匹配等问题,近些年来,江苏省海安市围绕打造“乡村雏雁库”,突出拓源建库、科学管库、分类用库,保证今年年底新一轮村“两委”换届工作启动时,村村都有政治可靠、成熟可用的领头雁。

三级联动确保雏雁“双合格”

“以前村书记岗位一旦空缺,总是‘矮子里面挑将军’,无人可用成了老大难。”海安市大公镇组织委员缪杰说,“市里要求镇级建立‘雏雁库’,再也不用担心‘用人难、人难用’的问题了。”

“乡村雏雁库”怎么建?人从哪里来?标准是什么?海安市加强市镇村三级联动,“下深水”摸排潜在优秀乡村雏雁。坚持市级公开招与精准派、镇级本地育与外乡引、村级上门问与线上牵相结合,重点从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在外流动人员等群体中物色优秀人员。坚持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双好双强”的选人标准,按照个人自荐、群众举荐、党组织推荐,市镇联审、部门联查、信息联通“三荐三联”的流程方式,确保入库雏雁政治、能力“双合格”。

目前,全市210个村均已建立“一人一表、一村一册”,累计入库261人。

“四提”行动抓实成长链条

日前,一场群众工作能力“三提三知”大比武示范赛正在海安市如火如荼进行,现场气氛热烈。“通过现场练兵,一方面是检验‘乡村雏雁库’人员质量,另一方面是看我们的村干部尤其是村书记能不能做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使那些不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村干部知耻后勇、知短后进。”海安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何推动在库雏雁更快“振翅高飞”?海安市实施结对提高、比武提能、培训提升、评价提效“四提”行动,抓实抓紧雏雁成长的全链条。

根据个人特长、性格特点、岗位特性,针对性地从乡镇班子成员、“明星”村书记、本村业务骨干中择优选配成长导师,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398名镇村干部分别与每名雏雁结成对子,帮助消除思想顾虑、快速适应岗位、完成目标任务。每半年举办一次“三提三知”大比武活动,围绕政策知晓、矛盾知解、村语知宣、民生知情、光影知行五项比武内容,把群众工作中常见、群众常问、实用性强的问题,创造性转化为知识问答题、情景演示题、视频片段判断题,通过“镇级初赛+市级决赛”的方式,推动雏雁上讲台、展风采,学先进、增干劲,不断提升治理服务、化解矛盾、应急处突等群众工作能力。

每年开设“雏雁高飞”专题培训班,邀请农业农村、住建、信访等业务主管部门,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信访问题处置等设置实用化课程,定期选派优秀雏雁到苏州等先进地区跟岗学习,促进思路打开、能力提升,防止“躺在库里一身病”。推行“成熟度指数评价”,围绕群众满意率、村集体经济增长率、党组织开展活动党员出勤率、村干部流失率、12345接访率五个方面,市镇联动对在库雏雁逐一筛评,划分“调整出库、继续培养、成熟可用”三种类型,累计调整出库33人,及时补缺42人。

人岗匹配注重分类使用

把“备而不用就是无用”的理念贯穿始终,海安市聚焦如何用好人、用准人、用对地方,注重人岗匹配、分类使用,推动一批“后备力量”成为“急先锋”。

把在库后备力量划分为短期内使用、换届时使用、继续留库观察三大类。对短期内成熟可用的,根据个人特长,优先安排其到征地拆迁、环境整治、信访维稳等重点中心任务比较重的村担任副书记,主持村“两委”工作,并设置6个月观察期,期满结束后,结合工作表现决定是否继续使用;对换届时使用的,提前安排到村任职,接手处理党建、“三资”管理等工作,全面熟悉本村情况,融入班子队伍,另外对到龄不满一届的现任村书记,引导其放下思想包袱、正确领会组织意图,同时按照市级出台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管理责任、个人责任“四责”离任交接程序要求,做好工作交接;对继续留库观察的雏雁,常态化开发岗位历练、搭建平台锻炼、跟班实训拉练,在实战中检验成效、提升本领,力争早日成才。

去年以来,海安市累计调整11批次、涉及75个村的村书记,占比达35.7%,133名乡村雏雁进入村“两委”班子,75人成为领头雁。

(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