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建设
扬州江都:党建“金钥匙”解锁基层治理“平安码”
发布时间:2025-04-09   来源:新华日报   点击    

“通过构建‘党员承诺—先锋行动—总结固化’全周期工作机制,我们组建党员先锋队,聚焦群众关切问题靶向发力,解决交通安全隐患、环境卫生等问题。”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组织委员宋中梅介绍,“党员们办了大实事,基层群众反响也越来越好。”近年来,扬州市江都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一体化机制、一站式平台、一系列支撑”“三个一”治理路径,形成“问题发现—行动落实—长效管护”闭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矛盾“不出格”、服务“到心坎”。

建立“一体化”治理机制。推进“精网微格”工程,深化党建引领“大数据+网格化”治理机制,织密“镇、村(社区)、网格、小区(楼栋)”四级组织体系,依托区“1+N”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平台,建立全域群众诉求受理、会办、研判、预警、处置一体化线上线下工作体系,通过走访入户、“12345”“随手拍”等方式,将基层治理网络数据纳入平台管理,全面收集涉及民情纠纷、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清单和群众需求清单,及时分析事件,细化分解解决方案,推动“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智慧治理”转变,形成“数据赋能精准治理、多元共治主动破题”的基层善治新格局。

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推进全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建立“咨询解疑、信访开路、调解优先、诉讼止纷”化解体系,设立预警研判室、微法庭、人民调解室等功能室,整合信访办、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基层力量,积极吸纳行业性调解组织、心理服务、公益组织和律师等社会力量进驻中心,组建由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等为主体的银龄调解员队伍,成立劳资纠纷、居民建房等专业性调解委员会,积极融合多方解纷力量,促进实现“一站式”解“千家愁”,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稳压器”。

健全“一系列”服务支撑。深化“党建加强班”帮带机制,推动63家区直部门、107家优质企业、45家“新农人”、25家驻区金融机构、34个经济强村抱团帮扶104家薄弱村,制定机关干部下沉工作方案,推动“三官一律”全面进网格、“机关先锋队”全面结对、实践锻炼团全面派驻。广泛开展“立足岗位践新功”“一面旗帜两地红”等行动,注重从流动党员、新就业群体中吸纳志愿服务者,引导党员主动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一线中发挥作用,健全平急转换机制,大力推进“党建联席会”“楼院小党校”和“居民议事点”等建设,引导各方力量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确保下沉力量各尽其用、用有所成,实现基层治理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善治”转变。

(江组 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