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人才培养成本高、周期长,借助产业链党委搭建的校地共建桥梁,我们与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南通职业大学深度合作,建设共享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有效畅通了岗位精准供需渠道。”新的形势下,南通崇川区智行未来车联网创新中心建立本土人才“自主培育”模式,得益于车联网产业链党委提供的政策、场地等多方支持,实现产业发展与就业提质“双轮驱动”,打造了校地合作的成功新典范。
近年来,崇川区以“红链企航”党建工程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发展,以党建引领带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政企互联、企业互通、链群互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形成党建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共进良好格局。围绕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调优“一链一党委”组织架构,产业链党委统一谋划链上交流活动、搭建载体平台,构建组织联合共建、阵地联用共享、活动联动共抓、党员联抓共管、保障联促共筹“五联五共”运行机制,“轮值”链主单位牵头开展红色沙龙、惠企讲堂系列活动76场次。制定“一月一主题”年度活动计划,优化党建阵地布局,做实支撑保障,着力塑造“强强联合、以强带弱”产业链发展格局。
同时,崇川区持续推动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施“校地共建 强链兴企”菁英集聚工程,搭建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对接平台,对内与7所驻地高校组织部门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为49家重点企业配备100名高校思政辅导员,打造链上党员“思政公开课”;向外增强与高等院校、研究所的“飞地合作”,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达成“产学研”合作共识。借助校地共建桥梁,建立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库,开展“万名学子崇川行”“智汇崇川名校行”等活动,引进产业紧缺人才,实现人才培养共育、产教有效融合、科技协同创新。多元服务推动壮群强链,为破解企业办事难点堵点,优化CSO首席服务员制度,763名科级以上干部靠前响应,动态更新企业需求、部门资源和行动项目“三张清单”,结合“政企零距离”百场千企面对面活动,协调解决融资、招工、厂房扩建等各类问题700多个,惠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400余家。
此外,产业链党委牵头链接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关联企业资源,举办产需对接会,助推链上企业成功落地合作项目145个。组建45支司法、财务、税务“三师服务团”,开展专项服务37次,提供报税指导、资质认定、法律咨询等发展建议72条,切实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
(韩丹 郁嘉诚 何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