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月前,这儿还遍地都是鱼塘,如今建起了幢幢新厂房!”站在初具规模的盐城市响水工业经济区高端铝制品产业园现场,工业经济区办公室主任施敏建感叹道:“如果没有县委县政府的有力领导,让干部靠前站、甩开膀子干,就不会有如今的旧貌换新颜。”
2021年,响水县结合“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采取考察识别在一线、锻炼培养在一线、关心关爱在一线“三个一线”方式,将优秀干部导向急难险重一线岗位,促使他们围绕发展提素能,扎根基层长才干,将“看得出、站得出、豁得出”的干部育出来、选上来、用起来。
奔涌在一线,才能勇立潮头
干事创业迫切需要一支激情澎湃、勇立潮头,敢打敢拼、能征善战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响水县注重基层和实践导向,创新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考场、选拔使用干部的主阵地,一批勇于负责、敢于碰硬、善于创新的干部涌向基层、奔向一线。
“把干部从‘后方’导向‘前线’,既是‘养马’‘驯马’,更是‘赛马’‘选马’。”响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高山认为,好干部应当“一线造”,“每一名干部成长的路径各有不同,但是基层这一关是他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园区是经济发展的最前沿,为我们干事创业、改革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2020年9月,响水县远程办主任刘伟被调到县经济开发区工作后感触颇深,“相较而言,这里工作更实、节奏更快、标准更高,也让人眼界更开阔、思维更活跃。”
近年来,响水县先后从县直部门抽调200余名干部到一线岗位挂职锻炼,他们分布在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信访稳定和疫情防控等各条线。
锤炼在一线,更能练就真功
盐城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突出担当新时代新使命,加快锻造善作善成的干部铁军。”基层一线是个炼铁成钢的“大熔炉”,干部在这里能够得到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希望他们人人练就一副经摔扛打的‘铁肩膀’,学到一身攻坚克难的‘真功夫’。”刘高山对一线干部寄予厚望。
“来到园区,我知道了项目备案与核准如何办理,建设用地出让项目规划审批如何办理,土地和劳动力成本是多少……”2018年,响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科员、32岁的王燕华被抽调到工业经济区参与专职招商,在实践锻炼中成长为全县招商战线上的一名“尖兵”。如今,他担任工业经济区陈家港船舶配套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我将一如既往、尽己所能奋战在一线,为园区发展和家乡建设多作贡献。”王燕华说。
2021年5月,响水县政府政策研究室经济发展科科长王金飞被提拔到双港镇副镇长岗位上。“到双港工作已经半年多了,乡镇既是‘大舞台’,也是‘大课堂’,我感到要学的东西很多。但是,我有信心完成好各项新的任务,绝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和信任。”王金飞信心满满。
响水县在基层一线岗位上历练过的干部们普遍反映,一线岗位的锻炼有效弥补了他们的知识弱项、能力短板和经验盲区。他们当中有近50人从工作中脱颖而出,先后走上领导岗位。
关爱到一线,方能点燃激情
在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上,响水注重以明明白白“真”的关心、实实在在“硬”的措施,当好一线干部的坚强后盾,倾情倾力为广大一线干部“解开心结”“雪中送炭”,最大限度解除他们后顾之忧,引导更多干部心无旁骛、义无反顾撸起袖子加油干,开拓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今后,我将持之以恒扎根基层、尽心竭力服务基层,力争在新的岗位上再创佳绩。”2020年6月,因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响水县黄圩镇党政办一级科员王建华被提拔为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
近年来,响水县乡镇基层中,因勇于担当作为、工作成绩突出被提拔的有127人,进一步使用39人,晋升职级130人;被推荐上级表彰的有27人,被市委组织部作为“鼓励激励典型案例”通报表扬的9人。一批敢于担当、表现优秀的干部走上重要岗位,一批有活力、有潜力的年轻干部获得重用。
在“2+3”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指引下,一大批优秀干部集聚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主战场,辗转于城镇建设、乡村振兴最前沿,他们始终保持清晰的方向、实干的作风、持续的定力、激情澎湃的干劲,使全县营商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发展速度实现大幅提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硕果累累——千禾现代农业科技研培中心、不锈钢加工贸易市场、高端铝制品产业园、德龙二期高端不锈钢、盐城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等一大批重点项目落地生根。
(祝洁、曹杭华、程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