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干部工作
海安:十六条措施让干部敢为
发布时间:2023-02-20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今年以来,江苏海安市创新推出关于以干部敢为示范带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十六条措施,聚焦干部敢为这一关键因素,树立鲜明导向、打造良好环境,持续激发干部敢为天下先的干劲、敢闯无人区的冲劲、敢做弄潮儿的拼劲。


  树导向正风向,让敢为的干部有勇气


  “我们注重选拔基层一线、埋头干事的‘老黄牛式’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工作专班中表现优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成绩突出的干部,以及受到各级表彰奖励、干群口碑较好的干部。”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市两新工委书记、党建办主任吴兰介绍。鲜明树立“重品德、重才干、重担当、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将干部敢为现实表现列入干部政治素质纪实档案,破除论资排辈观念,优先提拔使用敢为者。


  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深化市级机关分类考核和区镇杯赛分档考核,增设高质量发展、党的建设等若干单项奖,对先进部门、优胜单位、扛旗夺杯和突破性工作等实行专项奖励。精心做好“减法”,久久为功推动基层减负,建立考核评价指标联审、考核下基层备案、双向测评等机制,深入排查整治指标违规设置、摊派业务性工作等问题,让广大干部放心干、放手干、放开干。


  多历练强本领,让敢为的干部有底气


  “最近,干部上门服务更勤了,减税降费项目的申请也很快批了下来,我们更有信心去参与市场竞争,助力经济复苏。”江苏中祥线带有限公司总经理卢静十分欣喜。为提高干部服务意识和水平,帮助市场主体克服疫情影响、提振发展信心,海安今年持续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企业和人才制度,组建126个工业专班挂钩服务754家重点企业,开展服务市场主体大走访,帮助兑现惠企政策、协调要素保障、解决复杂问题。


  “市里拿出专项交流名额面向长期扎根区镇的干部,拓宽了向上渠道,为我们提供了干事创业的更高平台和个人成长的更多选择。”李堡镇副镇长钟伟伟充满期待。海安聚焦城建规划、投资融资等紧缺型专业干部培养,实施“砺兵炼才”计划,每年选派150名左右优秀年轻干部到发达地区、省市机关、国有企业、重点工程等实践锻炼,推动干部在项目建设、城市更新、信访维稳等一线壮筋骨、经风雨、长才干。


  真激励优环境,让敢为的干部有士气


  强化正向激励,每年拿出一定事业编制名额面向优秀专职“双招双引”人员招录,或推荐到国有企业任职;拿出20个职数用于对抽调参加市委重点任务工作专班的干部进行专项晋升。开展敢为善为“好班子”“好干部”等评选活动,对获奖对象在职级晋升、编制资源上予以更多倾斜,积极营造追赶超越的良好氛围。


  “上面敢容,下面才敢为。”探索建立改革创新重大项目风险报备机制,基层单位在推进重点改革任务、应对突发事件等需要打破常规或惯例、有较大突破探索的工作时,可提出备案申请。经审核通过的备案事项,可以作为容错免责的重要参考和核查依据。对干部在重点改革、先行先试、突发事件中应急避险造成的失误错误进行跟踪评估,依规依纪依法给予免责、减责。同时,对影响期满、表现优秀的下后干部,经考核认定后,该使用的果断重新使用,畅通再上渠道。


  “我们聚焦干部敢为这一关键因素,就是要对做出了业绩、闯出了天地、开拓了事业的干部撑腰鼓劲,努力营造‘一起干、往前看’的奋斗格局。下一步,我们将抓好细化落实,推动政策真正落地见效,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努力让干部优势成为海安在南通‘七虎争雄’中扛旗夺杯的制胜优势。”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钱旭东表示。


  (海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