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干部工作
宿迁:下足研判功夫 把准下的尺子
发布时间:2023-04-10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    

  “总的看,该同志政治素质测评、‘担当指数’评价均较为靠后,前段时间还因履职不力被局党组、纪检组约谈,在干群中也有所反映,经综合分析研判,建议列为下的观察对象,进一步考察了解德才表现,确实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及时予以组织调整。”近日,在江苏宿迁市年度考核工作汇报会上,干部考核组如是反馈。去年以来,宿迁市综合运用政治素质考察、“担当指数”考核和负面信息分析等手段,察深识准干部履职表现,确保干部下得合理。


  构建政治素质精准研判机制。指标设置上,充分考虑干部职务职级和岗位职责差异,区分单位主要负责人、副职干部、中层干部等类别,差异化设计政治“体检”测评表,不再“一表通测”,防止内容泛化。操作实施中,对政治“体检”测评排名靠后或存在负面反映的干部,通过档案核查深入了解入党入团、提拔重用、重要奖惩等关键节点的政治表现,到原工作单位访谈共事过的班子成员、分管过的下属等群体进行延伸考察,综合干部一贯表现研判形成政治“体检”意见,对“体检”不合格的干部适时予以组织调整。


  建立“担当指数”实绩管理体系,量化分析干部履职表现。注重考人与考事联动,分析研判干部承担考核指标的工作实绩和排名变化,考实考准担当表现。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将实绩表现与个别访谈、民主测评和平时掌握情况进行交叉印证,经分析研判后形成综合评价。注意“担当指数”的历史数据积累,结合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情况,分析研判副职干部“担当指数”变化,动态掌握担当情况。对“担当指数”排名靠后的干部,给予提醒函询诫勉,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及时启动调整程序。


  建立健全干部重要事项季度报告制度,聚焦违法违纪、涉访涉诉等12类负面信息,定期组织填报、梳理汇总,动态了解干部“活情况”。强化重要信息联系通报机制,聚焦干部处理处分、网络舆情等18项联系通报要点,市纪委监委、市委网信办等12家成员单位每季度通报有关干部负面信息。全面整合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信访核查、经济责任审计、提醒函询诫勉和党纪政务处分5大类监督资源,市管干部“一人一档”建立负面信息监督档案,对紧急突发信息即时研判,年度考核期间专题研判,阶段性普遍性问题针对研判,分类提出处理意见,为推动干部能下提供重要依据。


  (吴佃南 王新元 肖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