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学习培训,让我进一步厚植了‘敢为’的底气,增强了‘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的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保持全身心投入、百分百专注,一以贯之抓、一往无前冲。”南通市海门区海永镇副镇长刘强分享了他的学习感悟。日前,海门区2023年春季学期培训班结业,243名学员在集中“充电”后以满格状态投入工作岗位。
今年以来,海门区委围绕落实“四敢”重要要求,以持续推进“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统筹实施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专业训练、实践锻炼等多样化举措,着力提升各级干部“抢机遇、拼创新、强落实”的意识和“敢为善为”的能力本领。
强“补钙”,提干部敢为之“神”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砥砺政治品格、锤炼过硬本领,奋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为加快打造‘一示范四城市’、全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海门新实践开好局起好步筑牢基础”,2月23日,区委书记郭晓敏在全区区管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训班上作动员讲话,号召全区持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引领党员干部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夯实干事创业的思想根基。
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提神醒脑,是赋能“干部敢为”的根本之举。今年以来,海门区各单位积极采取中心组理论学习、集中轮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全覆盖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用党的最新思想理论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5月22日,三厂工业园区联合海门区委党校举行“大生青禾·阅享吧”理论研学活动,两单位青年党员干部通过专题授课、理论研讨、互动交流等探寻理论真谛、共补“精神之钙”。各级各单位创新举措积极推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入心入脑,悟思想、思奋进在海门蔚然成风。
精“灌溉”,拓干部敢为之“能”
日前,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期“江湾夜校”如期开课,该区豪华邮轮装备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陈红敏为园区机关干部传授“做好企业服务、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工作经验体会和方法技巧。据悉,今年以来,围绕强化园区经济服务功能,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园区发展实际和干部专业能力短板,专门创设“二次创业尖兵班”“支部书记开讲啦”“江湾夜校”等干教载体,通过“请人授”“自家讲”“走出门”等方式,积极拓展园区干部招商引资、项目运作、投资融资、科技创新、企业服务等方面业务技能。而在海门区其他区镇,“知临学堂”“星语红仓”“红河夜校”等一批具有较强地域特色的教育平台近年纷纷搭起,为当地党员干部增智拓能提供了“理想之所”。
着眼打造敢为善为干部队伍,海门区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结合干部全周期培养,分类分层对接学习需求,加强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科学确定不同领域、层次、类别干部的教育培训重点。
今年4月,海门区依托2023年春季学期培训班开设干部“敢为善为”能力提升专题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分组研讨+学员交流”等,突出提升党员干部眼界思维、拓展专业能力。该区还坚持打造“智汇讲堂”干教品牌,不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名家大师讲授前沿理论、焦点政策、热门知识等。持续深化“月学月训”活动,围绕党性修养、招商引资、舆情处置等专题,分领域分条线组织开展“短精特”培训。
重“实战”,蓄干部敢为之“力”
近期,临江新区由机关干部和村干部组成的8支攻坚小组立下“军令”,分头领办“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打造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等8个创新攻坚项目,所有责任压实到人,通过落实跟踪问效举措,着力推动重点难点问题破解,在实战中实现对干部攻坚克难劲头、创新开拓能力的检视和历练。
“在专班,我感受到政法机关维护群众财产权益的巨大决心和不懈努力,我要继续努力提升反诈能力水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区法院书记员施玲梅深有感触地说。今年5月,海门区委政法委组织召开全区政法系统干部实践锻炼对接会,安排部署4名政法干警进行为期6个月的岗位交叉实践锻炼,落实“周报告、月总结、期满鉴定”三项制度,及时跟踪锻炼成效,确保年轻干部学有所思、思有所获。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海门区注重把实战练兵作为培植“干部敢为”底气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依托“揭榜领题·创新有我”“拓能提智·岗位练兵”等活动,以及全区上下开展大兴调查研究工作的契机,持续完善落实“以用为本、学用结合”的能力提升机制,帮助各级干部不断强化基本功和实操本领,以“敢为”的底气和姿态在比学赶超中争先进位。
(吴建华 朱宸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