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将组织要求与年轻干部成长规律相结合,对年轻干部强化基础训练、历练进阶、用当其时,着力“墩实”苗,锻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干部队伍,为海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学思践悟,打牢成长根基
为帮助年轻干部尽快转变角色、熟悉工作、适应岗位,海门紧抓年轻干部入职前三年关键“墩苗”期,分年度开展递进式教育。每年设置不同的活动项目清单,配套《成长手册》,通过“一活动一记录、一活动一评鉴”方式,对年轻干部日常表现进行项目化、全过程、积分制纪实管理。按照入职年度组建3期“青训营”,由组织部门牵头制定年度指导性方案,“青训营”班委制定具体实施计划,自行组织思“享”会、青年沙龙、问题研讨等活动,碰撞思维,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两年来,3期21支小队召开交流会128次、组织成长沙龙47场、形成调研报告45份。
“干部成长规律决定了优秀年轻干部培养要有足够的时间,年轻干部工作必须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早抓储备。”海门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杨江华说。
历练进阶,推进成长进步
“驻上海招商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对产业动态、经济发展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接下来我将继续全力以赴,为区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时任常乐镇党群工作局副局长陈亮满怀信心地说。
为进一步推动年轻干部干事创业能力提升,海门区委组织部对具有培养潜质的年轻干部进行进阶历练。区级层面围绕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组建基层党建、经济运行、乡村振兴等“八大学习社”,常态化举办业务沙龙、参观学习等活动,推动更多年轻干部加强专业学习、实现蜕变成长。深化“六线蓄能•百干增智”实践锻炼活动,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国家部委、中心工作等6个方向历练成长,助力年轻干部增强实战实操能力。
驻外招商期间陈亮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持续深挖高质量项目,在从事招商工作的五年多时间里,先后促成慧莉安年产80万件汽车座位套项目、环球新材料二期等项目落地常乐。
精准识别,确保用当其时
秉持“使用是最好的培养”理念,结合年轻干部培养工程,常态化、全方位、近距离考察年轻干部能力素质水平,按照“近期关注、中期关注、长期关注”三个类别,将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纳入优秀年轻干部库,动态储备了100名左右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对象,不断充盈“源头活水”。
依托“干部云”大数据平台,设立优秀年轻公务员子系统,对入库新录用公务员的个人学习任务、实践锻炼、岗位交流进行动态更新,以精准的数据分析研判,助力年轻干部队伍战略性谋划。
“年轻干部事关海门发展未来,要及时把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出来、使用起来,推动海门高质量发展事业薪火相传。”海门区委书记郭晓敏说。海门区将持续推进年轻干部系统化培养,推动年轻干部敢闯敢干、善作善成,为加快打造“一示范四城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虞颖慧 曹琳琰 陆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