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干部工作
宿迁:计划三年培养100名以上经济型年轻干部
发布时间:2024-04-29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    

近期,在江苏宿迁市骆马湖总部经济会议中心,市四套班子成员和各县区、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齐聚一堂,召开宿迁市高质量发展暨改革创新推进大会。

跨越赶超、争先进位,是整场会议出现最多的词语,唯实唯干、向上向前,成为全市干部共同的信念。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干部要提高组织引导经济发展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持续掀起发展为要、奋勇争先的火热浪潮。

锚定奋斗目标,宿迁市在近年来实施年轻干部“宿新锐”培养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动经济型年轻干部三年培养计划。围绕经济工作实操性强、专业性强等特点,实施抓好源头储备、提升专业素养、强化实践锻炼等10条举措,计划三年内培养新增100名以上经济型年轻干部,其中“85后”县处级干部不少于20名,“90后”正科职干部不少于30名,“95后”副科职干部不少于50名,实现经济型干部源头有储备、选择有空间、使用有梯队。

一个主战场

到经济发展最前沿壮筋骨

“宿迁的新能源产业产值已经突破千亿,形成了完整产业链。目前,北京到宿迁每天近10趟高铁,3个多小时就能抵达。”在北京理工大学人才科技合作座谈会上,朱小磊正向低温恒温器项目负责人郝教授卖力地介绍。

朱小磊,市政府办公室秘书四处处长,联系工业经济条线工作,去年和125名年轻干部一起领命出征,被集中选派到经济发展一线参加为期1年的实践锻炼。“长期和文稿打交道,去招才引智,真的能行吗?”上岗前,朱小磊感到疑虑又兴奋。

外出招商引才超200天,行程近5万公里,拜访人才科技项目近百个……一个个浸满汗水的数据,换来人才项目的纷至沓来。一年来,朱小磊成功签约2个人才科技项目,还有3个项目待转化,不仅贡献了发展成果,个人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去年底被提拔为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火热的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宿迁市坚持围绕发展育干部、育好干部促发展,将经济发展最前沿作为培养经济型年轻干部的主战场,重点选派在经济岗位工作或有经济类专业背景的年轻干部到招商引才、项目建设、服务业发展等经济一线实战攻坚、助推发展。同时,不断优化实践路径、多维压担培养,促进经济型年轻干部专业能力与领导能力双提升。

在设计实践锻炼项目上,针对发展所需的懂经济、懂规划、懂治理、懂党建、懂基层的五类干部,专门设置了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社会治理、乡镇基层等五大战场,形成了省级机关、发达地区、招商引才、经济建设、乡镇历练、条线培优等八类岗位,其中80%以上的岗位设置在经济发展前沿。

实践锻炼启动前,宿迁市组建10个年轻干部专题调研组,对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开展“起底式”调研摸底,择优筛选一批素质高、潜力大的经济型年轻干部,实行建库管理、动态跟踪培养。

“调研发现,经济型年轻干部一般有‘学过的’和‘干过的’两类,关键还是得‘干过的’。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发改、工信、商务、科技等经济部门和综合部门的经济岗位;二是开发区、功能区、乡镇等功能板块;三是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项目帮办等经济条线;四是有经济类专业背景但未在经济岗位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在年龄方面,按照‘85后’处级、‘90后’正科、‘95后’副科的标准总体把握。”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朱长途表示。

一众培训班

聚焦重点领域提专业能力

“整整两个月的专题培训课程,既有经济金融知识教学,也有招商引才方法实操,还有产业发展前沿实地观摩,真解渴啊!”今年3月,宿迁市首期经济型年轻干部主体班开班,市发改委利用外资和经济贸易处处长杨昕激动地说。

经济型年轻干部成长得好不好,关键看专业能力强不强。宿迁市紧盯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经济金融等市域亟需经济专业人才,依托省市委党校和省内外名校,每年举办2期时长两个月的经济型年轻干部主体班。

首期主体班由市委组织部点名调训50名经济型年轻干部参加,其中60%以上为正科职干部。课程设置上,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委党校研究专题课程,坚持坚定理想信念与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专业素养强化与综合能力提升相贯通,打造一批适合经济型年轻干部成长的专题课程。教学方式上,按照集中培训打基础、经常教育精业务、一线调研长才干、实践锻炼强本领、总结汇报促成长五个阶段进行递进式培养。同时强化导师帮带,从全市二级巡视员中择优挑选一批政治过硬、熟悉经济工作的政治辅导员和专业指导员,全程参与专题培训班帮带,明确开展一次谈心谈话、指导一项经济课题调研等8项任务清单,确保教育培训质效。

除主体班外,宿迁市还重点围绕新质生产力、工业经济、服务业发展等经济建设专项领域,每年开设2期以上“小班化+拉练式”专题培训班。采取联合办班、协同培养等方式,分批选派经济型年轻干部参加经济金融等高层次联训班,三年内实现经济型年轻干部专业培训全覆盖。

一条选育链

全周期锻造下大力气培养

“我大学是经济管理专业,现在在市发改委国民经济处工作,感觉上手很快。”宿迁市2023年选调生黄继业表示。去年,宿迁市共招录名校优生选调生26名,其中在发改、工信、商务等经济部门的共8人,占比31%。

对经济型年轻干部既要下大力气抓好培养,更要加强总体规划,制定可操作性的培养措施,聚焦选育管用各环节,打造培养全链条。

——抓好源头储备。公务员招录中,经济金融、商务贸易、统计税务等经济类专业,具有专业要求的招考岗位不低于20%,占比逐年适当递增。选调生、选聘生招录岗位注重向经济一线倾斜。

——常态推动交流。优化干部资源配备,将具有经济专业背景或有培养潜质的年轻干部交流到经济岗位,不断做大经济型年轻干部盘子。市级机关横向交流,对35岁以下、经济类专业全日制大学以上学历、各方面综合表现较好的正科职干部,重点交流到市直经济部门;市县乡纵向交流,对35岁以下有培养潜力的市县两级机关事业单位正科职干部,选派交流担任乡镇长或县区经济部门正职,同时择优选拔40岁以下的乡镇正科职干部到市县两级经济部门任职。

——注重刚性配备。严格落实年轻干部专项预审,对经济部门、开发园区、乡镇(街道)的年轻干部选配工作,加强审核把关和业务指导,在坚持标准条件下优先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本地本单位没有合适人选的,统筹交流选配。大力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综合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培养使用一批“85后”县处级经济型年轻干部到重点发展岗位。

“下一步,我们将细化分解三年培养目标,综合施策、系统培养,努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堪当重任的经济型年轻干部队伍。”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泓表示。

  (马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