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直接安排或签批融资项目建设有关事宜;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力插手干预贷款金融方向;违规收受金融机构财物及接受宴请和活动安排……”近日,在江苏南通市通州区金融工作专题培训班上,来自财政、国企、功能园区等条线的50名学员在分组讨论环节,专门就通州区金融领域干部履职负面清单进行研讨交流。
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通州区建立清单化推进机制,通过实施干部履职负面清单管理,融教育、制度、监督于一体,帮助广大干部规范履职、廉洁履职。
按照“治已病”和“防未病”工作思路,紧扣廉政风险易发多发的领域、部位和环节,汇总近年来在投资融资、财务监管、招标采购等条线发现的问题,梳理形成重点领域关键岗位负面清单。围绕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6大类,用直观、形象的语言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划定纪律底线,将预防腐败的关口前移,最大限度降低廉政风险。
聚焦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新任“一把手”等关键群体,重点加强纪律规矩教育和案例警示教育,组织新提拔干部参加任前考试、违规违纪案件庭审、巡察巡视、廉政谈话等,着力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让广大干部心中有戒、防患未然。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廉政谈话380余人次,组织违规违纪案例集中庭审4场次,参加人数200余人。
“监督是最好的保护,我们建立起重点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工作机制,把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贯穿干部教育培养、选拔任用、作风锤炼等各环节。”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曹邢彬介绍。该区还出台《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年轻干部日常管理监督的实施办法》等系列制度文件,全过程保障负面清单管理顺利运行,督促引导干部走好廉洁履职每一步。
通过建立监察防控和保护挽救的风险控制机制,坚决提高党纪执行力,对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设置“重点对象名单”管理,围绕政治、工作、作风、自律设置40项预警指标,对存在预警事项的干部重点关注、动态管理,及时拉响警报、督促整改。通过相互比对、印证甄别、综合研判等多种方式,先后对21名“触警”干部亮出黄牌,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避免小毛病演化发展成违纪违法行为。持续强化与纪检监察、巡察、审计、政法、信访等单位间信息共享,通过“数据多跑路”逐步破除信息壁垒、消除监管盲区。同时,聚焦重点一线岗位,积极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及时消除负面影响。
(卫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