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江苏在国内率先建立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职称认定政策,破除传统职称申报中的学历、资历、论文等“条条框框”,注重申报者的业内、社会和市场认可,支持人才直接申报考核认定相关专业高级职称。截至目前,先后有1661名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获评高级职称。
目前,江苏按规定要求组建各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296个,其中自主评审自主发证的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154个、下放设区市的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78个。
长期以来,职业发展空间受限一定程度上影响基层人才的积极性。2016年起,江苏探索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制度,在卫生、乡村教育系统进行试点,按照基层评价标准、方式取得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限定在基层单位使用,并落实岗位聘用、工资待遇等。截至去年底,全省评审产生乡村教师高级职称近1.9万名、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高级职称近2.2万名。
面向扎根民间的乡土人才,制定出台乡土人才职称评价标准,在省工程系列增设乡土人才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4个层级职称,健全乡土人才职业发展通道。2019年以来先后评审产生具有高级职称的“教授级”乡土人才845名,其中,正高级214名,副高级631名。
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关键时刻,江苏在国内率先制定出台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职称评聘倾斜政策,激励广大医护人员逆行出征,先后有152名受到中央或省委省政府表彰人员被直接认定高级职称。
朱从明表示,给人才松绑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改革中,江苏逐步完善高级职称申报评审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全面推行高级职称申报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制度。今年6月,江苏曝光9例高级职称评审弄虚作假典型案例,违规人员被撤销高级职称,其行为记入诚信档案。
(黄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