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带徒 传承振兴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一代和新一代匠人之间出现了传承断档,诸多传统老匠人面临着技艺无人传承,老手艺将要失传的尴尬局面。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锡精微绣代表性传承人,我深感责任重大。为了能更好地保护无锡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技艺传承下去,我创办了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以大师带徒的形式,开启了践行锡绣的传承、振兴和发展之路。
为了完整地传承、振兴无锡刺绣,我成立了“工作室”,于2007年开始免费带徒。2010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我面向社会公开招聘5位学员。3年后,这5位学员毕业,却面临着没有地方安排工作的困境。为了让这些学员能够继续深造,在没有任何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我个人出资20万元,成立了“无锡市赵红育刺绣艺术馆”。艺术馆多年坚持免费带徒,通过这些年的坚持培养,5位学员现在都成长为无锡刺绣的中坚力量。
除了给学生们传授刺绣技艺以外,工作室非常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她们提升文化素养。4名学员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大专学业,进修美术基础,提高艺术修养。我本人在创作传统刺绣戳纱绣的过程中,编制出“戳纱绣针法”样本一套87种,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刺绣实物资料,并将掌握的刺绣技艺进行梳理总结,撰写了专著《实用刺绣入门》,该书已于2011年由北京金盾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着力打造工作室团队,发挥团队成员的集体力量,分头走进学校传播传统非遗文化,将锡绣带进了小学、中学、高中、高职和大学。我还走出国门,多次代表国家赴日本、德国等国家进行文化艺术交流,使无锡刺绣走向世界。
创新设计 开发产品
在做好带徒传承、文化传播的基础上,我带领刺绣团队创作创新、研究设计开发了许多刺绣衍生产品,尝试跨界合作。我将“无锡精微绣”与飞亚达手表进行了结合,在2016年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展上引起轰动。我带领工作室团队开发设计出了许多适合现代人生活用的刺绣衍生品,如盘金绣手包、拎包、双面绣羊绒围巾等。
截至2020年10月,工作室培养出了1位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3位省“三带新秀”。我带出的学生在江苏省乡土人才技艺技能大赛刺绣决赛中获得全省第二名、第五名的优异成绩。近年来我创作的多件作品陆续在国家、省的各种重大展览评比中多次获奖,多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珍品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家级专业机构收藏。其中“无锡精微绣”作品《荷韵》入选第二届中国好手艺展,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作品《丝绸之路》入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我的学生创作的多件作品在省、市级各种重大展览评比中多次获金奖、银奖。工作室创立了自己的锡绣品牌,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并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建立了品牌管理,开发了锡绣的文创产品和衍生产品,将锡绣产品引入市场。通过创立品牌、开发文创产品和市场化的运作,使锡绣得到了发展,工作室团队人员的收入也得到了提高。
锡绣恒久远,吾心向永传!
(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红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