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刘承林:一木一世界 一刻一人生
发布时间:2020-12-1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    
  工匠精神传承上千年,古老的精神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的光彩。我作为一名雕刻手艺人,江苏工匠,南通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承林木雕艺术馆馆长,在一木一世界、一刻一人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木雕艺术珍品,更是用这种数十年如一日坚持雕刻的“匠心”倾注于人大代表的履职之中,守护和传承木雕文化,在传承非遗文化中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

  深研技艺匠心雕刻


  1986年,居住在黄海边上洋口的渔港名镇一个名为古坳的古村里的我遵从内心所向,入读如东县桐本雕刻专业学校学习雕刻。经历过无数个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我学美术、操刀法、养静心、练臂腕、活指头,夜以继日地冥思、苦想、灵感、顿悟。历经三十多年的雕刻实践,一件件巧夺天工的作品在我的手中不断诞生,我在磨砺中开拓出一条艺术之路。

  我的作品多次获江苏省民间工艺最高奖——迎春花奖并入围中国民间工艺最高奖“山花奖”;作品既深含文化底蕴,又溶入现代艺术元素,融古出新,生动传神,25件作品受到江苏省版权局版权保护,30多件作品荣获省以上大奖。在我看来,每当完成一件雕刻作品,我都很有满足感。倾注半生心力去做一件事情,我感到很幸福、很值得。

  孜孜不倦匠心守护

  木雕不单单是一项普通的民间传统技艺,更是中国上千年历史文化的传承,我希望木雕技艺在我的手中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下去,这也是我数十年如一日坚持雕刻的初心。

  我自筹资金建立承林木雕艺术馆,将获奖作品陈列其中,无偿供同行学习参观与交流。我先后带徒传授雕刻技艺30余人,培养出4名工艺美术师。2017年承林木雕艺术馆被确认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民间工艺传习基地和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深入基层、走进创作工作室,广泛倾听民间艺人的意见,提出红木雕刻产业发展和保护非遗传承人的建议,核心只有一个——把南通的红木雕刻文化传承下去,利用起来。2018年我在南通市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和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提升南通红木产业发展的建议》。2019年我在南通市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做亮南通红木特色名片,做强南通红木文化产业的建议》,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推动红木文化产业集聚化、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手艺、手易、守不易,手艺比金钱更重要、传承比权势更重要。”时光不尽、匠心不灭,我将继续怀着对非遗文化的坚守和信仰,一往而深、砥砺前行,在履职传承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帮像我这样数十年如一日坚持雕刻“匠心”的手艺人的守护传承下,江苏红木雕刻艺术定会更加发扬光大。

  (正高级乡土振兴技艺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刘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