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州技师学院积极探索“聚心、聚力、聚智、聚创”的“四聚”党建模式,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人才为宗旨,着力打造“立德强技 匠心育人”党建品牌,引领推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习赋能”与“严管厚爱”相结合,增强学院凝聚力
“学习赋能”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定期邀请市委宣讲团成员、党校教授、专家学者到校,为全体党员干部、教职工宣讲授课,引导全体人员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持续加强阵地建设,精心打造党群服务中心、校园工匠大道,有力助推师生红色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严管厚爱”提升校园管理水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每年度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各部门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同时,积极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落实职代会、校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每年度重点打造实事工程项目,深入开展走访调研,传递学院人文关怀。
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细化学生常规管理,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测评,精心抓好“三自”教育。坚持活动育人,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纵贯全年,100多个社团多样发展,职业素养教育不断深入,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提升学院战斗力
党建+队伍提升,积蓄奋进“新动能”。一是典型标杆牵引全局比学赶超。通过开展主题微故事宣讲、“青蓝结对”业务传帮带、评优评先等方式,培树典型,以点带面,引领队伍健康发展。二是用支部标杆牵引队伍担当作为。学院组建了“志愿服务”“教师服务”等6个先锋队,确保党组织在学院重大部署、重点项目、重要任务中不缺位、全覆盖。
党建+教学改革,提升发展“加速度”。打造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党员名师共同体,组织教学论文写作研讨,开展教学方法研究等活动,研究当前教学教改的热点,破解教学改革的难点,着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学院整体的教学质量。
党建+竞赛突破,打造育人大平台。成立技能竞赛临时党支部,建立支部值班制度。做到在技能训练和竞赛中,党员们主动靠前、跟踪服务,做到关键环节有组织把着、关键时刻有党员撑着。
党建+志愿服务,展示党员新形象。构建“校社共建,服务民生”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为社区送培训、送技能、帮困助学、公益宣传等各类活动,不断凝聚先进力量,引领志愿服务新风尚。
“政治意识”与“服务意识”相结合,突出学院贡献力
服务学生,给予多方位成长关怀。党员干部带头进班级,为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业余党校培训,不断提升学生思想认识。
服务政企,探索多样化合作平台。学院创新拓展政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企红色联盟,学院与联盟企业党组织签订协议,构建组织联建、党员联管、人才联培、资源联用的工作机制,共同投入技能育人的行列。推行“一班一企”,构建“做中学、学中做”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新型现代学徒大师传承培养,开展9个方向的苏州传统手工艺传承培养;政校联手开展订单培养,与姑苏区政府合作开设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为政府、企业提供有力后备人才支撑。
服务社会,发挥多方面职能优势。先后对口帮扶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阿图什市技工学校、凉山州劳动职业技术学校、铜仁职业技术学校、伊犁技师培训学院等院校,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指导交流、组织教师培训、建设远程教育共享平台等方式给予帮助支持。2019年,学院重点打造“铜仁班”项目,招收铜仁地区建档立卡的贫困生,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免费实施教学,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解放思想”与“变革创新”相结合,赋能学院创造力
科学论证专业方向,针对新产业、新行业、社会新需求,及时、合理增设新专业,探索开设智能制造、大数据、独角兽概念方面的新兴专业。以战略眼光,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与其他技工院校在专业方面错位布局,努力办出具有中国特色、苏州特点、时代特征的高水平现代技师学院。
国际合作积极开拓。学院将国际合作办学作为跨越式发展办学驱动力,成立了中德学院,引进双元制教学模式,培育具有国际职业资质的高技能人才。此外,积极开拓中日、中俄等机器人、轨道交通专业的交流合作,打造满足苏州乃至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国际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平台。
社会培训守正创新。学院常年开展22个工种的社会培训,年职业技能培训量近7000人次。2019年,学院聚焦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启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新篇章。目前,已签约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单位超过65家、人员累计3000多人。
技能认定首开先河。2020年,学院申报并获批为苏州市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试点院校。学院率先牵头成立了“苏州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第三方评价机构联盟”。截至目前,学院已授权43个认定评价考核点,可认定职业41个,认定人数累计超过4500人,技能认定工作得到了人社部的关注和认可。
(顾颂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