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扬州:新型学徒制让“小学徒”变身“大工匠”
发布时间:2022-02-10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    

  近年来,江苏扬州市人社局结合扬州产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改革,积极拓展产教融合新渠道,不断激发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内生动力,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为扬州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注入了技能动力。截至目前,扬州累计培养企业新型学徒1.2万人以上。

  创新培养模式,打通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

  王昌管是扬州一家汽车制造企业的技术部员工,面对市场产品和技术的迭代升级,他时常感到“本领恐慌”。“我想参加一些培训班,提升一下自己的技能水平,但是又怕影响正常的工作。”就在他陷入“两难”的时候,扬州市人社部门推出了企业新型学徒制,他所在的公司也成为了第一批试点企业。

  “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后,我可以结合公司工作任务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安排学习,课程涵盖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工程技术、质量管理等,培训内容非常有针对性,对我个人的启发和帮助很大。”王昌管说。

  为解决工学矛盾,扬州市人社局坚持开放、灵活、多样的原则,采用课堂培训、现场操作、线上学习等教学组织形式,探索出“双结合”学习模式。在生产任务淡季时,集中2—4天时间对学员集中进行培训;生产任务繁忙时,布置学员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学,并指定企业导师进行答疑指导。通过企业和院校合作开发企业新型学徒制学习平台,融合企业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共同建设线上学习资源库。

  疫情防控期间,扬州市技能培训坚持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培,出台了线上培训的支持政策,符合条件的还可按规定享受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

  聚焦技艺传承,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

  在汽车、电子等制造业领域推广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同时,扬州还把目光聚焦在了乡土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上,在全省首家将乡土人才纳入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

  在位于老城区的扬州搓背馆,搓背师何巨元一边施展“八轻八重”的搓背手艺,一边向客人讲解扬州历史文化。2020年他成为了扬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还获得了乡土人才“三带”新秀荣誉称号,也是企业新型学徒制的企业导师。

  传统的“师带徒”,技术好不好全凭师傅教,愿不愿教主要靠感情,教什么主要看经验,学习技艺单一、规模小,难以适应现代产业发展。

  为解决传统经典行业人才传承难题,推动搓澡工从“店堂”进入“课堂”,扬州人社局创新将修脚、烹饪、美发等“扬州三把刀”传统服务业工种纳入培养范畴,鼓励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江苏生活高级技工学校、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等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由学校与行业共同组建一支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共同规划设置课程、研讨备课,采用30—50人的小班化教学,让学徒在“店堂”接受师傅技艺传承的同时,又可以在学校“课堂”接受规范理论知识培训。截至目前,培养“三把刀”等传统技艺技能人才近千名,培训后收入普遍增加一两千元,为传统技艺技能传承、重点人群就业创业开辟了新路径。

  (卞力、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