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江苏37名选手备战世界技能大赛
发布时间:2022-03-29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    

  近年来,江苏省人社厅通过加大投入、科学训练、精心组织,全力备战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江苏共有62名选手入选国家集训队,截至今年1月14日,37名选手通过国家集训第一阶段考核,进入第二阶段集训考核。目前,各基地在总结第一阶段集训情况的基础上,正以高昂的热情紧锣密鼓地投入第二阶段集训,迎接即将进行的第二阶段最终考核选拔。

  加大基地建设投入,为集训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无锡技师学院工业4.0项目基地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采购与世赛同步平台的FESTO主体设备和相关配套设施,搭建完善的设备体系。盐城技师学院电气装置项目基地投入200万元用于购置KNX设备、唯康电气安装平台、唯康故障检修设备;增材制造项目基地进行了整体装修,投入资金约1000万元,新增多台套符合增材制造中国集训要求的设备、设施等。常州技师学院工业机械项目投入设备设施费用600万元、训练耗材费用260万元,以满足国家集训队5名选手的训练;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基地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基地建设等。

  接轨世赛,科学训练。为加强世赛技能人才培养理念、标准和模式研究,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提档升级,依托江苏省无锡技师学院、徐州技师学院、常州技师学院、盐城技师学院、苏州市吴中技师学院和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设立首批“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研究中心”,分别围绕“工业4.0”“餐厅服务”“工业机械”“电气装置”“烘焙”和“轨道车辆技术”项目开展世赛工作研究。各基地大力开展世赛技术说明和技术标准研究,结合我国选手在历次世赛参赛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在训练过程中进行工艺优化和训练,对选手在世赛中做得好的地方进一步强化,在工艺方面尽量做到精益求精。

  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各集训基地及时调整集训方案和训练计划,普遍采取线上和线下、分散和集中相结合以及在项目各基地间走训的方式,切实保证集训的系统性、连续性和针对性,有效提升集训效果。除了集中在基地训练,有些项目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借助外力提高选手技术技能水平。常州技师学院工业机械项目基地,积极联系到费斯托(中国)有限公司,邀请专家对5位选手和中国教练开展了针对世赛内容的气动和液压模块相关知识培训;云计算项目基地,安排了外籍专家线上指导,还将参加线上国际邀请赛。盐城技师学院增材制造项目基地,与设备和软件供应商保持联系,在集训和考核中争取设备和软件原厂技术支持工程师来基地现场进行技术支持,并甄选增材制造的技术专家在基地开设专题教学或者讲座,为集训选手提供最新、最前沿的技术辅导。各集训基地普遍配套建造体能训练室、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体能训练师和心理咨询师,在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之外,对选手开展体能训练、心理辅导或特殊专项训练,帮助选手们增强体质,排解比赛压力。

  (苏仁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