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职业技能等级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五级,为进一步拓展延伸劳动者“技能成才”之路,江苏省积极推动特级技师评聘、突破技能人才发展“天花板”。自去年11月印发特级技师评聘试点方案、今年2月确定试点范围以来,首批试点企业陆续开展现场答辩、评审工作。近日,江苏首批特级技师名单出炉,傅祥、陆峻、姚建波等29名技能人才被评为特级技师。
特级技师“特”在哪儿?透过几家试点企业的做法,我们可以对特级技师评聘工作有一些深入了解。
不是普遍晋升,参评人员技能要求“特高”
“特级技师评审不是高级技师的普遍晋升,我们中电熊猫在岗人员有10641人,其中技能人才4946人,接近一半,这次就是要把各方面都优秀的拔尖技能人才选出来。”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级认定中心主任沈健介绍,根据评审方案,参评特级技师人员需要满足“在高级技师岗位工作满5年”“具备高超的解决生产一线技术难题业务水平”等基本条件,如果获得重大表彰奖励的可以优先评聘。
翻看试点企业的候选人名单可以发现,都是优中选优,中电熊猫的候选人中有装配钳工傅祥,他的挫配精度能达到0.003毫米,参与了多种型号卫星通信天线的研发生产,先后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大国工匠”“江苏省劳模”等荣誉称号,还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数控车工姚建波,他的拉削精度可达微米级,在“高频电路高可靠专配技术”攻关项目中,解决了困扰公司二十多年的装配技术瓶颈,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江苏工匠”等荣誉。另一家试点企业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候选人中,转炉炼钢工张红军,创新了转炉超低磷钢冶炼方法,生产出的九镍钢填补了国内空白,原来进口一吨需要4万多元,现在国产仅需2万多元,目前南钢的这种高端钢材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
企业自主评审,注重服务产业能力“特强”
此次评审充分放权给企业,由企业自主确定评审方式、评审内容,更好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选拔、评价等环节的主体作用,让选出的人才真正符合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
在南钢特级技师评审现场,7位候选人申报的职业(工种)中,5位是钢铁生产工艺流程中特有的工种——炼钢工和轧钢工。对于此次评审职业(工种)的确认,南钢总裁助理兼人力资源部部长李超表示,“这次特级技师评聘聚焦于南钢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希望以此来引导鼓励高技能人才去开展关键工艺攻关、技改技创等,并希望以特级技师评聘为支点,领办技能工作室开展相应培训,起到对整个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的带动和鼓舞作用。”
注重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不仅体现在企业对评聘职业(工种)的选择上,也体现在评分标准上。从各个试点企业制定的打分标准看,基本都是从工作业绩、创新成果、获得荣誉、带徒传技、职业道德等维度对候选人进行综合评价,而其中业绩成果的分数占比是最高的。比如在中电熊猫的评分细目表里,“技术创新创造价值提高工作效率”一项的分是最高的,在总分100分中占了20分,其中“技术创新创造价值1万—25万元或提高工作效率20%”可打1—5分、“技术创新创造价值26万—50万元或提高工作效率50%”可打6—10分。
当然,“放权”不等于“放任”,“自主”不等于“自流”。在试点评聘全流程中,省、设区市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都加强监管、参与督导,现场评审团由本单位专家和第三方专家共同组成,试点企业的实施方案、成绩单等材料也全程留痕,确保特级技师评聘试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真金白银政策,评聘结合可享待遇“特优”
开展特级技师评聘试点工作,出发点在于强化建设高质量技能人才队伍、拓展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为技能人才提高待遇、提升地位,此次特级技师评聘试点企业都拿出了真金白银的政策。
中电熊猫集团特级技师是实行评聘结合制,特级技师等级认定通过的人员可以聘用到中层干部正职岗位,这突破了技能人才岗位晋升的“天花板”。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探索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作制等多种分配形式,对一专多能的员工按照其复合度和实际业绩给予补充津贴。聘用到特级技师岗位的人员也需要承担生产技术创新、技能人才培训等一系列任务,若离开生产一线岗位、无法胜任岗位需求的将会予以解聘。
南钢对特级技师待遇提升直接体现在岗位薪酬上,南钢总裁助理兼人力资源部部长李超介绍,“特级技师的岗位薪酬会向上提升1—2个等级,此外还会发放8000左右的一次性奖励,南钢会以此为契机,持续完善《员工职业发展管理办法》。”据悉,南钢实行了新的薪资制度,薪资改革更加侧重于向一线操作人员倾斜,现场操作类技师、高级技师的薪资级别分别比中级、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要高出0.5个档位,一线技术岗位技能人才按照等级不同每月还可拿到500—8000元不等的高技能人才津贴。高技能人才收入的增加,让一线技术工人对技能培训、技能等级提升的需求更加迫切。截至去年底,南钢员工中取得技能等级证书的已经达到50%以上。
(浦沫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