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校企一体 产教融合
发布时间:2022-05-3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    

  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是徐工集团独资兴建的具有工程机械特色的现代化技工院校。2016年,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牵头了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试点工作。学院凭借徐工企业办学的独特优势,书写了一张一体化课改的高质量答卷。

  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学院严格按照《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实施一体化课程开发,构建了以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为根本、以生产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全过程评价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形成课程标准、教学活动策划方案、学生工作页等全套成果,开发了以徐工产品为基础的部颁教材28本、校本学材153本,编制了《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等4个行业标准。目前,学院所有专业的理论、实习时间比为1∶3.6,一体化课改专业覆盖率达100%。

  建成基于徐工产品特色的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徐工集团累计投入4.3亿元,与学院校企共建国际标准、全国一流的工程机械装配调试、工程机械焊接、工程机械数控加工、工程机械机电4大校企联合实训中心,将徐工各类主机产品操作、调试、维修技术前移到学校。实训基地所有功能设计、各工位的需求、每个区域的教学实施,均按照一体化学习工作站标准建设而成,契合企业生产工程机械制造单元全工艺链特点,具有鲜明的工学一体、产教融合特色。

  打造一支“教育教学、专业发展、企业实践”三种能力兼备的师资铁军。学院发挥徐工企业文化引领作用,创新构建基于“课堂教学、企业实践、专业发展”三种能力提升的“135”师资培养模式,促进教师能力持续提升;畅通与徐工企业之间的师资互聘互任机制,引进企业一线技术专家、工艺师到学校任教,安排教师每年进入企业进行不少于2个月的全脱产顶岗实习。目前,学院一体化教师占比达90%以上;66位教师在全国、省市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获评全国技术能手5人,近400项教科研成果在国家、省市各级评比中获奖。

  高素质技能尖兵培育成果丰硕。学院5名学生荣获人社部颁发的“技能雏鹰”奖学金,46名学生荣获省市“三创”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33名学生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在行业和国家级技能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人次达1386,其中7名学生获得国家竞赛冠军,58名学生获得省级竞赛冠军,在江苏省技能大赛上连续5届斩获6个状元。学院毕业生深受欢迎和赞誉,如2013届汽车装配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生刘闯,凭借突出的岗位工作业绩,当选第十六届徐州市人大代表。

  三大机制护航一体化课改。强化责任机制。学院实施岗位评价制度,在薪酬改革中运用海氏指示图标分析法,对全校55类岗位进行梳理,按照价值贡献的差异,形成岗位价值排序,重点对一体化教师岗位的价值排序进行了升幅调整。完善用人机制。学院制定了《员工职业生涯通道建设与管理制度》,为员工提供多重职业发展通道;在教师晋级通道中,学院明确了新教师成长为一体化教师路径中的所有任务指标。健全激励机制。一是增加员工危机感,将薪酬结构中的固定部分与浮动部分比例由9∶1调整为4∶6,实现薪酬与绩效结果全面挂钩;二是提高员工主观能动性,制定《员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实施办法》,为教师提供两类发展导向,鼓励教师在校企合作的导向上争创业绩;三是形成差异化激励,采取月度强制排序,依据教学质量、教研成果、技能大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考评结果实施课时差价。

  定制化培养一体化师资。企业实践能力培养。学院建立了教学咨询专家师资库,对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技能教学培训和课题指导;组织教师开展每年不少于2个月的全脱产顶岗实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每位教师量身定制职业能力发展方向和培养方案;发挥优秀教师传、帮、带作用,引导青年教师快速提升技能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培养。学院开展了“最”教师评选,固化教师共有的价值取向;开设了一体化体验课和优质课观摩,发挥优秀教师带头和辐射作用,对教师进行正确的教学模式指引;以教研室为单位,每周召开“教学业务反思会”,帮助每位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教研能力培养。学院强化了绩效考核,跟踪考核教研室教师的教研项目进度及质量,确保学院教研项目按计划落地实施;出台《教研室工作职责》等配套保障文件,从绩效层面保障教师教研出成果;成立了技能竞赛管理办公室,针对不同教师特点制定周密、细致的培训计划;鼓励教师参与国家、省、市、企业等各类技能比武与岗位练兵,督促教师进步。

  校企协同孵化高技能精兵。学院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先进理念,服务徐工集团企业不同工种、不同层次的用人需求,共同开设人才定制班,在课程、师资、教材、时间、场地、评价六个方面实现“双元”:校企共同从一体化课程构建、学习工作站等五个方面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培育技能工匠,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企业和社会的高度认可;校企共同构建工学结合的教学实习管理模式,实现学生企业顶岗实习规范化管理。

  激活人才自主成长源动力。学院贯彻“立德树人”理念,精准对标“人格健全、体格健壮、精神健康、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推进学生团队自主管理和“5+1”学生能力素质提升行动,优化《学生综合素质积分制办法》《“一生一档”评价方案》两大评价机制,搭建“一育四展”平台,即搭建八大主题教育及周一展示、阅读分享、课堂成果展示、社团巡礼四大展示平台,激发学生“我行”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打造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品牌。中德合作开办高技能人才国际班。积极引进德国先进职业教育模式、培养标准及课程资源,与德国埃尔福特工商业行会——埃尔福特培训中心合作,组建工业机械师“蓝海精英”高技能人才国际班,培养语言过关、机电液、装调服、跨产品融通海外服务的国际化高技能人才。

  海外输出徐工技工教育品牌模式。学院与徐工进出口公司合作开展加蓬地区国际培训援教项目,实现徐工特色技能育人品牌模式的海外输出。

  (徐仁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