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南京:全面升级人才政策体系 集成支持 安心安业
发布时间:2023-09-22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    

  到2025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可达450万人,高层次人才占比超10%,累计新增科技领军人才(含团队成员)5000人,培养引进博士、博士后1.5万人,在若干优势产业领域建成人才高峰……9月19日,南京市发布“人才强市25条”、“重点产业人才7策”两项人才新政,全面升级人才政策体系,勾勒人才发展蓝图。


  “此次人才新政坚持全域视野和大人才观,在人才支持范围上,紧扣国家和省战略任务之要、南京发展所需,面向在宁高校院所、国防科工单位、科技领军企业人才精准施策,协同打造科技创新主力军。”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新年介绍。


  人才新政开启了校地人才深度合作的新篇章。全市拿出真金白银,在一流学科建设、领军人才共引共育、重大创新平台共建以及人才服务保障等关键环节提供强有力支持,进一步提升高校院所的人才吸引力、学科竞争力和创新驱动力。“对顶尖人才给予300万元安家补贴和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给予最高1000万元科研成果产业化配套资金……有了这样的政策,我们引进高端人才、推动科研项目底气更足。”南京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黄润华兴奋地说。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是此次人才新政一大特色。“人才强市25条”提出了人才支持计划提优、人才创新载体提能、产才融合发展提速、人才合作开发提质、人才服务生态提升五大行动,聚力形成“构筑大平台、引育大专家、攻关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的良好生态。“重点产业人才7策”也是干货满满,无论是“拨投结合”接续支持,还是设立最高200万元的首购首用奖励、加快青年人才培养储备,都主动回应产业人才发展的特殊需求,有效推动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着力解决人才攻关力量分散、人才成果难以转化等问题,人才新政坚持“三管齐下”:推出500个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让用人主体在“引进谁、推荐谁、支持谁”方面拥有更多话语权;重点培育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对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给予全方位支持;创新攻关组织形式,实施“揭榜挂帅”、“赛马”等攻关机制,支持人才特殊调配,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助。“赋予重点用人主体人才自主认定举荐权,根据引才绩效有最高50万元奖励,支持自主开展职称评定,对青年人才开展长周期评价……这些改革举措体现了对市场的充分尊重,也让我们的发展信心更强劲!”南瑞集团人力资源部副主任张岩说。


  注重人才获得感,营造安身安心安业人才生态。实施“人才服务生态提升行动”,对人才安居、子女入学、医疗健康等生活服务进行细致明确。持续把解决人才关切的“关键小事”当做头等大事,打造一批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对人才项目、人才服务作出制度化保障,简化办理流程。健全创新尽职免责机制、容错机制,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良好氛围。


  (左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