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扬州:以一城之名 礼赞“大国工匠”
发布时间:2024-05-27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    

5月9日,江苏扬州瘦西湖畔,宋夹城职工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拜师仪式正在这里举行。“师傅,请喝茶!”徒弟们向师傅鞠躬行礼,敬上拜师茶。这是2024年“扬州工匠日”暨产业工人科创文化月启动仪式上的一个喜庆画面。“仪式感十足的拜师仪式,是对‘师带徒’薪火相传的重视,无不体现着政府部门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和对青年职工的关怀。”乱针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莫元花在师徒结对仪式中高兴地表示。

在“扬家匠”群体中,有活跃在生产一线的技术带头人,有植根于基层乡土技艺的新农人,还有潜心于“扬州工”弘扬的传承人,通过他们心口相传、授业传道,实现了扬州技艺技能的承前启后、薪火相传。

扬州自古人杰地灵,以玉器、漆器为代表的传统手工业、以扬州“三把刀”(剃刀、厨刀、修脚刀)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以园林和园艺为代表的传统建筑业闻名遐迩,造就了大批技艺精湛的扬州工匠。近年来,扬州聚焦“613”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扬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承接千年文化的气脉,集纳匠心融汇的沃土,扬州迫切需要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技能人才大军。在此背景下,2023年,扬州市政府将每年的5月9日设立为“扬州工匠日”,这既是时代所呼、城市所需、工匠所期,更是以实际行动弘扬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上技能报国、技能成才的道路。

“‘扬州工匠日’设立一年来,推动了更多‘扬家将’从大批技艺精湛的‘扬家匠’中脱颖而出,全市新增‘江苏大工匠’1人,‘江苏工匠’10人,市名师工作室(技能乡土类)10家、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0家,市企业首席技师10人,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成为支撑我市技术进步、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扬州市委组织部部长焦庆标表示。

活动现场,有江苏大工匠获得者顾春勇、有世界技能大赛奖牌获得者吴晋卿、有全国最美职工孔德年等一大批工匠大师、技能人才,他们是这个节日里当之无愧的“明星”。“扬州工匠日”,让产业工人、技能人才拥有专属于自己的节日,这不仅仅是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向劳动者致敬,更是用实际行动弘扬工匠精神,用真心铸“匠心”,以节日筑“匠梦”。

扬州工匠日是扬州技能人才培养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扬州市制定发布江苏省首个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地方标准,调动职业(技工)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等多元主体的能动性,累计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数字工匠和“三把刀”乡村工匠1.6万人;推动产业链与培养链紧密衔接,以“技工院校+公共实训”模式,建设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公共服务平台,建成省级以上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21个,致力打造结构优、素质高的“扬家匠”队伍;开展《扬州市高素质技能人才发展促进条例》的立法工作,推动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技能人才发展体系。今年的“扬州工匠日”暨产业工人科创文化月活动,还围绕弘扬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制作了新入选“江苏大工匠”“江苏工匠”等领军高技能人才事迹展板在文化广场进行宣传;依托“主题班会”等形式,常态化组织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技能成才“扬家匠”典型;组织传统技艺大师、乡村工匠、企业领军人才集中展演技艺或展示产品,充分彰显扬州工匠大师、技能人才、产业工人风采。同时,全面开展扬州市“十万职工大比武”职业技能与劳动竞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浓厚氛围,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尊重工匠、学习工匠、争当工匠,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一股“工匠热潮”。

“我们将以‘工匠日’活动为契机,促进技能人才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褒扬工匠情怀、厚植工匠文化,宽拓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技能育才之路,让更多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在‘好地方’扬州奔涌而出、不断涌现。”市人社局局长季培均表示。

  (扬人才 扬人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