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常形容外貌与“真人”一般,没有思想、四肢无力、画地为牢的“假人”,片刻发挥作用,便成了一个摆设。基层干部是造福群众乡民、实现乡村振兴的中流砥柱,切不可“虚张声势”“弄真成假”,成为“稻草人”式干部。
不能“心无主”,要培厚理论土壤,让为民信念在心里扎根。“稻草人”是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没有思想、信念缺失使其不能自觉自发担负职责,糊里糊涂“被担当”。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信念是行为的支柱。不做“稻草人”式干部,要求基层干部不能脑袋“空空如也”没头绪,要时刻强化理论武装,系统学习掌握党的先进理论,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充实头脑、丰富思想中点亮信念之灯、把稳思想之舵,自觉使为基层群众谋幸福的信念牢牢扎根心头,成为胸中有丘壑、一心想为民的“实心型干部”。
不能“肌无力”,要练就强健体魄,让小肩膀担起大责任。草扎的“稻草人”身材再高大,也改变不了外强中干、徒有其表的“纸老虎”本质。打铁必须自身硬,铁肩才能担道义。不做“稻草人”式干部,要求基层干部不能四肢无力“轻飘飘”,要在“劳其筋骨”中练就肩能扛、手能提、腿有力的“钢筋铁骨”。要勇担急难险重的任务,在负重前行中练就扛事宽肩铁背;要迎难而上敢打攻坚战,在动真碰硬、破解藩篱中增强臂力手劲;要敢于攀高峰涉险滩,在敢闯敢试、勇往直前中提升脚力,成为表里如一、身强力壮的“力量型干部”。
不能“脚立定”,要大踏步走基层,让真干实干落实落地。“稻草人”表面上“扎根”泥土,但日复一日的站桩度日、无所事事,虚耗了光阴而无所作为。脚上有土,才能心中有谱。不做“稻草人”式干部,要求基层干部破解“定身术”,不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粘在办公室”的“堂上木偶”,多深入到田间地头,就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与群众面对面促膝交谈,做到群众“小事”心中有数;多深入到经济发展和民生工程一线,就进度推进、问题破解亲自部署、亲身参与、亲手落实,成为在其位谋其政的“实干型干部”。
(连云港市赣榆区赣马镇杨晶晶,首发于交汇点新闻组工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