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承载着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望,须坚决摒弃“挂职镀金”“临时过渡”等消极思想,准确把握“第一”的深刻内涵,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迅速适应岗位、进入角色,在基层勇挑重担、攻坚克难。
履行“第一责任”,做基层组织的“掌舵人”。第一书记首先是“书记”,从严管党治党始终是“第一责任”。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政治组织,政治功能是其最重要的属性。针对一些基层党组织“重服务、轻引领”的问题,第一书记必须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大张旗鼓地讲、旗帜鲜明地管、理直气壮地抓,真正将农村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必须强化支部建设,将整顿提升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作为驻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村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断推动村级党组织争先进位、达标创优,全面提升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推进“第一要务”,做村级发展的“领路人”。发展是硬道理。农村发展千头万绪,薄弱之处各不相同,“富民、改革、稳定”始终是重中之重。第一书记要扪心自问:“我当第一书记为了什么?我在任上要做些什么?我离任后要留下些什么?”三个问题一言蔽之,就是“强村富民促发展”。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因村制宜、找准优势、理清思路,着力推进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围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走各具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
紧扣“第一标准”,做群众满意的“贴心人”。将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新时期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第一书记必须真正地深入群众,做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全心全意服务群众,按照“服务态度零推诿、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过程零差错、服务群众零距离”的总体要求,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诚心诚意造福群众,牢固树立问题导向和群众观念,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将群众冷暖系在心头,顺民心、应民意,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严守“第一红线”,做遵章守纪的“明白人”。农村工作面广量大、纷繁复杂,依法遵章、按规办事是最基本的要求,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作为村级组织的第一责任人,第一书记要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保持清醒头脑,谨慎用权,公正处事,老实做人。凡是党纪国法明令禁止的坚决不碰,不开口子、不搞例外、不做法外之人,通过全面规范村级权力运行,保障村民合法权益和村集体利益,做到村务监督看得见、小微权力管得住、基层群众信得过,以坚强党性、扎实作风、清廉形象赢取党员和群众的信任支持。
(如东县委组织部吴昊,首发于交汇点新闻组工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