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开展党员活动是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课堂,是党员立足本职、奉献社会,展示党员先锋模范形象的重要舞台。但调查中发现,有的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党员活动时往往“闭门造车”“体内循环”,缺乏与群众的有效互动,以致党员无热情、群众无感知、活动无实效。要改变党员活动的“三无”状况,笔者认为,只有牢记初心使命,坚持走群众路线,贴近群众开展活动,才能真正使党员活动“活起来”。
党员活动要依靠于群众。活动效果的好坏,群众最有发言权。可探索设置开放式的党员活动课题,打破党员活动的“神秘感”,坚持“开门纳谏”,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群众意愿、符合群众需求。可通过组织开展群众代表交流讨论,探索开展“好点子大家想”等工作,让群众广泛参与进来,在活动内容、形式、效果评判等方面全方位吸纳群众的意见建议,使群众充分体验到自己既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活动的策划者,更是活动的评判者,增强党员活动在群众中的认可度。
党员活动要服务于群众。基层党组织只有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才能扩大影响力,增强组织力,因此要将服务群众贯穿党员活动始终。在认真研究服务群众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确定活动主题,改进活动方式。针对原有活动形式陈旧、内容老化、群众认可度不高的问题,可根据不同群众的需求,分类设计活动载体,使活动不断适应群众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服务需求的变化。同时要在活动中把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做深做细,使得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更加广泛深远。
党员活动要长存于群众。开展活动要杜绝“一阵风”,防止走过场。党组织应结合实际,优化完善活动制度,做到活动时间明确、主题明确,确保每季度都有活动,进而增加群众的参与率和获得感。在活动开展中,要明确奖惩措施,不断提高党员的参与积极性,建立党员活动参与积分制,对参与活动的党员实行计分考核,年终可以根据积分,开展优秀党员评选等活动,给予适当的精神、物质奖励。对于长期不参与活动的党员,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组织处理,以提高党员的积极性。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党员活动中,只有践行好初心,建立起与群众良好的交流互动机制,才能更好地知民心、汇民智、聚民力。
(启东市委组织部俞盛盛,首发于交汇点新闻组工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