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疾风万里霞,追不上百岔的铁蹄马。”
蒙古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表达了牧民们对蒙古马这一亲密伙伴的赞美。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就指出,我们干事创业要像蒙古马那样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主题教育时,再次强调要弘扬蒙古马精神。那么,蒙古马精神到底是怎样一种精神?又和我们组工干部有什么关系?
蒙古马是绝对忠诚的。一首广为传唱的《蒙古马之歌》这样唱道:“护着负伤的主人,绝不让敌人靠近;望着牺牲的主人,两眼泪雨倾盆。”在史诗《江格尔》中,英雄洪古尔的坐骑用马尾击翻毒酒,挽救了主人生命。我们会看到,蒙古马虽然刚烈剽悍,却拥有赤胆忠诚的品质。“天下至德,莫大乎忠。”摇摆不定的人如无舵之舟,耐不住风雨,把不稳方向。身为组工干部,更应做到对党绝对忠诚、政治上绝对可靠,唯有忠诚于党和国家、忠诚于理想信念、忠诚于价值选择,才能拥有稳定人生航船的“压舱石”。
蒙古马是一往无前的。龙马精神、万马奔腾、一马当先......一个个成语记录了人们对马的印象,那就是身姿矫健、冲锋在前。在草原少数民族发展史上,蒙古马承担转牧场、踏坚冰、战疆场的重任,只要一声令下,便无所畏惧地勇往向前。新形势下,组织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如何选准用好高素质专业化干部,如何推动人才工作更好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如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党建保障,这都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时代命题。做一匹“铁蹄马”,就是要朝受命、夕饮冰,敢担当、善作为,遇见深林便辟成平地,遇见旷野便栽种树木,遇见沙漠便开掘井泉,在奋进追逐中展现奔跑的英姿。
蒙古马是吃苦奉献的。同其他马种相比,蒙古马体型并不高大,甚至其貌不扬,但它却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耐力极强、很能吃苦。古籍记载:“饮马乳以塞饥渴,凡一牝马之乳,可饱三人。”蒙古马不仅能长途跋涉,还能提供马乳,甚至部队还能靠刺穿马背的静脉饮血来继续行军,这种坚韧可靠、无私奉献的品质令人感动!无论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组织工作的守正创新,亦或是个人的成长发展,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中,组工干部必须发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不管前面是平川还是高山、缓流还是险滩、丽日还是风雨,都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终将抵达胜利的彼岸。
@新时代组工干部,做一匹追风赶霞的“铁蹄马”吧,不带扬鞭自奋蹄、马到功成创佳绩!
(海安市委组织部冯鹏,首发于交汇点新闻组工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