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的时辰“细耕慢耘”
发布时间:2019-08-24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长安十二时辰》开播以来,“时辰”一词也随之大热。时辰始于西周,是古人依据太阳起落规律计量时间的单位,日晷停转不止,时辰更替不息。若按时辰算,青年干部当属辰时,旭日初升、生机勃勃。但正如2500年前孔子所叹“逝者如斯乎!”,青春的“时辰”灿烂却也易逝,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舞台上,青年干部若不能紧紧抓住青春时光、尽快成长,不免辜负了时代、蹉跎了岁月。
“青年干部”的标签并非永恒,若干年前的青年干部,经岁月淘沙,或已成学广才、肩当重任,或已意与日去、韶华空逝。同样的起点,不同的结局,究其原因,度量时间和青春的价值,不仅仅有“时辰”,还有成长和耕耘。“着意耕耘,自有收获”,青年干部的成长从来不是十分容易、一蹴而就的,在稍纵即逝、一去不返的青春时节,青年干部确当惜时如金,谨记“细耕慢耘”的道理,经历一番磨砺,吃尽耕耘之苦,方能不负光阴、尽快成长。
细耕慢耘,要心安以静。苏轼“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的心得,是对时间相对性的形象阐释。青年干部大多面临工作繁杂、条件艰苦等问题,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往往令人滋生浮躁情绪,付出一定努力没有立刻见效就垂头丧气、抱怨不公。须知“春夏耕耘,秋冬方可收藏”,唯有沉心静气、专心致志,只管埋头苦干、沉淀自我,才能惜时用时、终有所获,如苏轼一般延展时间的宽度。
细耕慢耘,要践行以实。“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青年干部要“以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为人生信条”。青年干部既要修“心”也要修“行”,不耍小聪明、不走羊肠路,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学习,认认真真磨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能做到慎微慎独、内不自欺,实事求是、外不欺人。
细耕慢耘,要持之以恒。“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从十五志于学,到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孔子自幼至老孜孜不倦,青年干部当在青春的“时辰”中日日新、又日新,在“逝者如斯”的时间长河中汲取不止前行、君子自强的力量,累不松懈,败不气馁,在困难中成长,在创新中蜕变,方能回首无悔、不负良辰。
(宿迁市宿城区委组织部张子君,首发于交汇点新闻组工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