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新时代社区工作者面临的三对关系
发布时间:2019-11-28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基础,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聚集点。新时代社区工作者适应新变化、顺应新要求、走好新征程,必须正确面对和处理三对“新关系”。
    处理好“新”与“心”的关系,修好“内功”。新时代的“新”,对社区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细的要求,倒逼着社区工作者在开展群众工作中打破原来的“旧”。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以往“我说你听、我念你听”的宣教式方法已经不适合当下形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更新技巧,以新方法做好群众工作。新时代的“新”,更需要我们从“心”出发。如今,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越来越广,开展群众工作的方式越来越多,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不能变,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不能变。深入基层一线,同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始终是最有效最有温度的群众工作方法。因此,在社区日常工作中,我们要与社区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不能用“网络互动”代替“直接接触”,不能用“键对键”代替“面对面”,不能用“数据跑腿”代替“走家串户”。
    处理好“行”与“形”的关系,练好“外功”。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需要担当,担当关乎形象。只有一以贯之的“行”,才能赢得一呼百应的“形”。因此,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在工作中要以“担当为要、实干为本、发展为重、奋斗为荣”。担当意味着直面问题,面对新矛盾新问题,只有敢于正视、切实解决,才是有担当、敢作为的表现,也才能真正赢得社区居民的信赖。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要练就担当的真本领;越是使命重大,越需要保持一往无前的勇气。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业,路要去走才能开辟通途。
    处理好“秀”与“绣”的关系,下好“绣花功”。2017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治理者的针脚密不密,决定了城市运行的阵脚稳不稳。作为城市管理的基础一环,社区治理更应细密有致。就社区治理而言,我们应该以党建为绣花针,串联起从支部到党员到群众,穿引起城市治理的万根线,用党员的实干之“秀”引领好社区的形象之“绣”。复杂的社区形态、多元的利益诉求呼唤着精细的治理、绣花的匠心。因此,我们要一如既往地把网格做细做实、把党建做精做优,用真心真情绣好民情网、秀出党员新形象。


    (江阴市澄江街道黄山社区汪金子,首发于交汇点新闻组工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