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三心”,做“司马光式”的干部
发布时间:2019-12-20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今年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诞辰1000周年。司马光天性纯粹,“修身、齐家,事事可为子弟法”。我们党员干部应学习其身上的闪光点,常怀“三心”,在为民服务路上行稳致远。
常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赤诚之心。司马光20岁时母亲去世,22岁父亲去世,其悲痛万分,居丧期间,司马光把悲哀化作读书作文的动力,博览群书并写下《十哲论》《贾生论》等许多有价值的文章。工作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面对逆境和困难时,不能悲观失望,要以积极心态自我剖析,多从主观方面辩证思考问题根源,耐得住寂寞,加强自身学习,练就过硬本领,培养博大胸怀,真正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常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专注之心。司马光52岁时立志编书,雇人在房间内挖了一个地下室,在地穴之中潜心15载,终著成光耀史册的《资治通鉴》。在我们身边,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力戒心浮气躁,保持“十年磨一剑”的激情,钻研本职业务,提升为民服务本领,把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极致,真正做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常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自律之心。司马光在洛阳任职时,每年都回乡看望亲人,沿途州县都想招待一番,司马光屡屡骑着毛驴绕城而过,辞不赴宴。当今社会有诸多诱惑,稍有放纵,就会荒废事业甚至身陷囹圄。党员干部要秉持为民服务初心,克勤克俭,洁身自重,以平常心看待“权力”“地位”,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惑”。
(泰州市委组织部黄康,首发于交汇点新闻组工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