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与时俱进不要当口号喊,要真正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不能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这一生动的比喻,既画出了少数党员、干部身子进了新时代、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的活脱脱的肖像,更是对全党把与时俱进要求落到实处的深刻警示和有力推动。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典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说的是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捕鱼为业的人偶逢一片桃花林,发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这里的人们自称先祖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而来,从此和外界断绝了来往。因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世外桃源本是虚构,习近平总书记却化用《桃花源记》中的经典语言,教育党员、干部理论武装重在真学真用,与时俱进务必力戒虚功,极具针对性和指导性,极具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理论,思想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他严肃指出,有的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不深、不透、不系统,学用脱节,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工作的能力不足;有的党员、干部对理论学习不重视,把自学变不学;有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有的学习碎片化、随意化;不少年轻干部理论功底还不扎实、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把与时俱进的要求始终落实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上,依靠及时跟进学不断走向进步。否则,对党的创新理论知之甚少、一知半解,我们就成了思想游离现实的“桃花源中人”。
要与时俱进转变发展思路,理念顺应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跟上时代步伐,不能看问题、作决策、推工作还是老观念、老套路、老办法。新时代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指挥棒、红绿灯,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新发展理念来筹划和推动。桃花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但实际与外界不通音信,满足于怡然自乐的生活。穿着新时代的“外衣”,观念却仍然停留在过往,结果只能是贻误时机、耽误工作。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把与时俱进的要求迅速落实到转变发展思路上,依靠把握新理念不断提升站位。否则,对转变发展思路懵懵懂懂、不明大势,我们就成了理念封闭狭隘的“桃花源中人”。
要与时俱进贯彻决策部署,行动跟上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历次集中教育活动,都着力解决学习不深入、思想不统一、行动跟不上的问题。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最重要的是同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表率”之一就是要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当表率,履职尽责上的与时俱进是最真最实的与时俱进。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把与时俱进的要求坚决落实到贯彻决策部署上,依靠担当新使命不断推进事业。否则,对党的决策部署见事迟缓、学做分离,我们就成了行动滞后时代的“桃花源中人”。
要与时俱进推进自我革命,形象无愧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自觉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他尖锐批评少数党员、干部自我革命精神淡化,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有的检视问题能力退化,患得患失、讳疾忌医;有的批评能力弱化,明哲保身、装聋作哑;有的骄奢腐化,目中无纪甚至顶风违纪。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把与时俱进的要求持续落实到推进自我革命上,依靠猛药去顽瘴不断强身健体。否则,对推进自我革命认识不足、不敢动真,我们就成了身心避世自保的“桃花源中人”。
“桃花源”是逃避现实的所在,是耽于空想的象征。党员、干部要清晰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坐标,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上知不足、学不已,既“知有汉”、辨源流,更“知魏晋”、明创新;在贯彻党的决策部署上重实干、见实效,坚决克服“口号喊得震天响”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负伟大新时代的使命重托,绝不能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
(省统计局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张明)